苏轼最出名的诗词

苏轼最出名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下面是整理的苏轼最出名的诗词,欢迎阅览。

1、《满江红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2、《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3、《沁园春》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4、《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5、《贺新郎夏景》

*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热。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浓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6、《满庭芳·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7、《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8、《卜算子感旧》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9、《归朝欢》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沣阳兰芷无颜色。

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摇新唱,谁谓古今隔。

10、《雨中花》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

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

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11、《劝金船·和元素韵自撰腔命名》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

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

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12、《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13、《西江月·茶词》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14、《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15、《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16、《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

我劝髯张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

俎豆庚桑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愿闻吴越报丰登。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17、《渔家傲·七夕》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苏轼为何成为被贬最远的词人?

苏轼一生起起伏伏,曾受重用,却也时常因政治立场与政敌的迫害而被贬谪。他一生有三次严重的贬谪,第一次是贬到黄州,再来是惠州和儋州。其中,儋州是最远的,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海南岛已经是北宋国土的边界了,在当时人的心目中,那里穷乡僻壤,蛮荒不已,从来没有词人被贬到那里过,苏轼又为何会被贬到那里呢?

苏轼在第一次被贬黄州后又重新受到起用,而且是受到高太后的重用,但是朝中的局势依旧变化无穷。虽然与苏轼敌对的新*已失势,可是过去他也曾得罪过旧*的人,因此虽然获得高太后的.支持,苏轼还是觉得自请外调比较好,避免斗争。

于是他被调到了颍州,再转往扬州,一度又回到京城。后来高太后去世,宋哲宗开始亲政,他是支持改革的,所以以章惇为相,重新得势的新*便把过去反对新政的人,通通给予罪名。苏轼也在劫难逃,就这样一路被贬到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去了。

惠州偏远,旅途非常辛苦,但苏轼喜欢这里的风光,性格又豁达,也在此写下不少文学作品。苏轼被贬到这里时,已是晚年,他本以为自身会在这里终老一生,但没想到三年后,一道贬谪的命令又下来了,把他贬去了儋州。相传他会被贬去儋州的原因有两个说法,都与章惇有关。章惇年轻的时候,和苏轼其实是好朋友,乌台诗案时,也出过力设法解救苏轼,但后来因政治立场不同,就分道扬镳了;也有人说,章惇其实是很嫉妒苏轼的。总之,把苏轼贬去儋州,是章惇的主意。一种说法是苏轼曾在惠州作了一首诗,里面着:“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显示出他在春天午睡的悠闲日子,后来此诗传到章惇那里,苏轼被贬了,居然还能这么轻松惬意,实在让他看不过去,所以就干脆再把苏轼贬得更远。另一种说法,则是章惇要贬谪苏轼、苏辙兄弟,于是用他们的字“子瞻”“子由”来决定贬谪之地。“瞻”与“儋”字都有“詹”,“由”和“雷”字都有“田”,所以他们就分别被贬到儋州和雷州了。其他被贬的人,也是依这个模式决定。

到了海南岛,这里的日子几乎无法和之前相比,且朝中小人经常从中作梗,害他差点连房子都没有。他在《与程秀才书》中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可见其日子之困苦。但苏轼还是没有意志消沉,他仍然认真地过日子。例如,找不到好的墨作画写字,他就干脆自身制墨,结果差点把房子烧掉;他又四处采集药草,研究疗效;他甚至还鼓励岛民耕作、推行教化等等。可以说,他在精神上一直都没有被政敌打倒。

后来,哲宗过世,徽宗继位。章惇因曾反对立徽宗为帝,所以失势。向太后有意调和新旧*争,过去被贬的人全都获赦,苏轼得以北归,后来还获准自由定居。北归的路上,他受到极大的欢迎。反观章惇,被贬之后,沿途倒是吃了不少苦头。继惠州之后,苏轼本以为自身会老死儋州,没想到有生之年,又能获得赦免,但这时也接近他生命的尽头了,被赦免以后,隔年他逝世于常州。

一代大文豪殒落了,如果这样的天才随波逐流,或许他会一生顺遂,然后最终被埋没,但他“不合时宜”,所以一生坎坷,却留给世人无限的追想,但我们也无须替他感到惋惜,因,这不就是他的选择吗?

苏轼最出名的诗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金夕,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