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阅读及答案

关于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阅读及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阅读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阅读答案1

26这首诗中写出环境幽静的一联是: (2分)

27、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2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7、不矛盾,这里运用了以静写动的手法,更能突出禅院的寂静。

阅读答案2

21.下列是对本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追求宁静的思想情怀。

B.这是一首叙事、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清幽胜境的心情。

C.这是一首写景的五言律诗,表现了作者置身寂静、清幽、空灵的胜景中,心灵受到感染与陶冶的一种心境。

D.这是一首叙事与写景相结合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感悟。

22.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点评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句是本诗最大的亮点,是全诗的最高境界,有此两句境界全出。

B.山光水色,曲径花木使鸟儿怡然自得,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

C.互文互义、相得益彰。

D.“悦鸟性”与“空人心”形成对比,鸟性之悦为人心之空作了铺垫。

23.“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答: 。

参考答案:

21.C(2分)

22.D(2分)

23.不矛盾(1分)这种以“寂”衬“音”的写法,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1分)(意思正确,表述清楚亦可得分)

阅读答案3

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1)你认为颈联的“诗眼”是哪些词?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2)你认为尾联两句有矛盾吗?如何理解这两句的关系?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1)诗眼是悦、空两个字。这两个字准确的表现了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体现了诗人向往佛门和内心的平静。

(2)没有矛盾。诗人在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只剩下种磬的声音,其他什么声音也没有,这与常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是吻合的。

(3)抒发了诗人忘却尘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题破山寺后禅院阅读答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陈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