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app(闲鱼助手)
来源@视觉中国
温迪·摩根频道
“揭露2000亿闲鱼背后的另一面。
前不久,新媒体燃财经的一篇深度报道《职业卖家捕捉闲鱼》,在朋友圈和各大网络平台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纷纷吐槽自己在闲鱼上职业卖家的各种套路和骗局。
作为一个从茶水间孵化出来的内部小产品,依托阿里巴巴,迅速成长,如今已经成功坐上了C2C闲置商品市场的头把交椅。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2020财年报告,2020财年闲鱼GMV超过2000亿元,较去年增长超过100%。卖家超3000万,月活用户近1亿。
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成长是企业运营的永恒真理。或许我们可以把“成长”作为一个企业的方向,但闲鱼的核心是承载闲鱼社交属性的鱼塘。
《鱼塘》承载了闲鱼伟大使命建设的产物。基于地理位置划分或者兴趣爱好的形式,聚集兴趣相同的用户进行交流和交易,从而提高用户在闲鱼APP上的留存率,赋予闲鱼社交的新属性。
这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和“辉煌”的财报数据背后,隐藏着危机……平台上的违禁品、灰色生意、假A货屡禁不止。这背后有什么「好处」?闲鱼能否扭转用户为之疯狂的交易安全问题?面对这种混乱的平台,平台发展将何去何从?
1、鱼龙混杂的职业卖家,冰山之下的中国暗网
闲鱼重度用户晶晶对摩根频道说:“我该怎么形容我现在逛闲鱼的心情?真的是爱得深沉,恨得深沉。我爱的是你可以在这个最大的二手交易平台上随意买卖闲置物品,但我讨厌的是越来越多的专业卖家充斥整个平台,极大的影响了购物体验。真正卖闲置物品的个人,感觉越来越难找,必须时刻警惕遇到的各种套路和骗局。”
在这种背景下,闲鱼庞大的在线流量和超低的进入门槛,无疑成为市场新的流量价值洼地,也让不少玩家疯狂。有很多职业卖家受到了其他平台的挤压,包括零售商、厂商、微信商家、个人,也有逃避监管,分流给第三方盈利的平台。
随着蜂拥而至、鱼龙混杂的卖家加入平台,对原本分享好东西的小C用户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摩根的好朋友ATOM曾经发了一条消息到朋友圈。他想把自己闲置的电子产品在闲鱼上处理掉,但一直无人问津。ATOM并不是唯一一个有同样经历的人,这一点在百度闲鱼吧的一次投票中得到了证实。
来自百度仙寓贴吧
虽然没有官方的相关数据作为佐证,但是用户的反馈是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大量职业卖家的存在,说明平台为了提高活跃度,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经营管理的开放性。但其实是对小C用户和流量划分的挤兑。如果任由职业卖家畸形发展,闲鱼可能会成为淘宝特别版的替代品,失去分享闲置好东西的初心,成为利益交换的工具。
相比之下,平台里还有更令人震惊的事情,各种遮遮掩掩的黑灰商家比比皆是。作为二手交易平台,色情、盗版甚至违禁品交易等灰色地带一直在平台的黑暗中滋生。
目前是一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把互联网信息比作冰山,我们普通人能接触到的也只是表面的网络。而那些隐藏在水下,普通搜索引擎无法检索到的非表层网页内容,则被称为“深网”和“暗网”。
冰山下的深网和暗网
但是当所有人都觉得这个网络上的黑市离他们很远的时候,恐怕闲鱼就是那个承载着中国微型“暗网”藏在你手机app里的应用。越深入闲鱼,搞清楚它的机制,就会发现这个平台上卖的商品越多,触目惊心。
早在2017年,就有媒体报道了闲鱼平台的涉黄交易。此外,还有盗版、禁药、烟草、非法网络账户、原装丝袜甚至过夜“特殊服务”等商品,也受到了批评。在搜狐发布的《转转闲鱼二手交易平台,打原创丝袜旗号,提供特色服务》一文中,详细阐述了二手平台黑灰产业无人管理的乱象,令人触目惊心。
2019年3月,多名网友也在闲鱼平台反映,大量商家出售“妇科检查直播”相关视频。
前不久,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都市现场记者报道了闲鱼平台的色情直播,所谓的卖家,所谓的服务,都是在闲鱼app上做的。通过关键词搜索,可以直接找到平台上经营此类服务的店铺。
现在三年过去了,这样的事情还是层出不穷。隐藏在二手交易平台暗B端的活动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相反,这种特殊服务公然存在...是监管难度太大还是治理不严?
对于平台销售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三条、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发现平台内商品或者服务信息违反规定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关于相关情况,摩根频道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违禁商品在淘宝天猫搜索不到。但是在闲鱼平台只要稍加思考就可以轻松获得,甚至直接由系统搜索框推荐。就连小区里的鱼塘也随处可见各种疑似色情产灰的信息,但这些在淘宝天猫平台都很难找到奇迹。
面对从内部孵化出来的闲鱼,为什么阿里在监管上“厚此薄彼”?也许只有平台管理层能给你答案。
2、亟需优化的平台机制,形同虚设的监管政策恐遭法律风险
作为国内二手电商的头部品牌,随着监管整顿的严格和相关规范的逐步完善,
为什么闲鱼会成为灰色产业的重灾区?根本原因是闲鱼平台自身机制造成的“灾难”。
虽然闲鱼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但平台的先天缺陷和行业痛点也日益显露。二手商品交易的本质是信息透明和交易安全。关于闲鱼的机制,上投摩根频道在收集各方信息后,可以按照交易流程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排序:
1.未解的“多杠杆平衡理论”与延迟审计机制
我们通常所说的“多杠杆平衡论”是一个基于规则的制定来平衡基于杠杆的要素,从而达到多相平衡的过程。
在闲鱼平台上,卖家注册门槛极低。不需要交押金和繁琐的店铺注册。只需要一个手机号,淘宝或者支付宝账号就可以注册登录。
在这样一个平台化的双边市场,面对闲鱼的卖家进入门槛极低。虽然大大增加了卖方市场的用户数量,但与之相匹配的审核机制不足。大量闲鱼用户对审核机制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误判商品违规发布、交易环节和禁止内容审核不严等方面。,这直接导致了交易安全的巨大风险。
不容忽视的是,从长远来看,闲鱼必然面临内容审核等问题的风险。此前,微博、小红书等流量巨大的新型社交平台都曾因内容违规被监管部门处罚。其中,小红书APP因灰色内容、色情、数据造假等负面信息被“无限期”下架整改处罚,处罚持续了77天才重新上架。
2.产品交易中的逻辑错误
《给闲鱼APP产品经理的一个建议》一文中提到的一个案例也值得大家关注。
博主卖的是闲鱼正常流程的一个闲置商品。当他通过菜鸟邮政成功寄出快递时,他还没有支付快递费。正好我在这个时间段遇到了买家发起退款申请。
此时,在闲鱼APP订单中,卖家商品处于未发货状态,实际上已经“发货成功”。买方方面,由于订单处于“未送达状态”,订单可以由买方退款。
闲鱼的买卖过程(来源微信号:凯文改变世界)
由于产品逻辑机制的缺失,这个事件最终导致了博主的钱和文章的损失。如果闲鱼产品的管理者能够在买家申请退款后及时掌握买家的快递状态,并做好工作,可以大大减少平台投诉和用户流失。
3.疯狂吐槽的售后惩罚机制
“闲鱼平台无售后”,相信很多在闲鱼体验过售后的朋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当然,我们不是说闲鱼平台真的没有售后流程,实际情况也一样没用。据新浪黑猫投诉平台统计,关于闲鱼平台的投诉多达12742起,其中大部分都与售后问题有关。
由于闲鱼官方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并不直接参与买卖双方,只是提供平台和资金保障。闲鱼平台在相关用户行为准则中也明确表示,货物签收后,闲鱼不支持无理由退换货。只有当买卖双方出现纠纷时,才会介入,会交由闲鱼法庭作为第三方进行判决、仲裁、投票。
这样的机制也为闲鱼在售后处理上埋下了严重的隐患,惩罚力度不足。这就造成了很多商家以二手闲置为名逃避售后问题,也有买家更换包装或者恶意损坏产品申请退款赔偿。
虽然有闲鱼的小法庭,但是买家的权益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双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太高,这也是用户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总是归结到平台的监管制度上”。摩根频道认为,闲鱼平台需要一套更完善的审核和售后保障机制,更严格的审核买卖资质,从根源上做好买卖双方的权益维护工作。
3、前景可期的发展未来与难解的盈利困局
虽然闲鱼平台问题频出,但不可否认的是,依靠淘宝、天猫的巨大流量和阿里的信用保障,闲鱼已经成为二手电商平台的头部玩家。但巨大的体量掩盖不了企业盈利能力的薄弱。
闲鱼CEO陈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闲鱼这些年一直坚持做社区,做交易不是为了追求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更接近钱而不是赚钱”。
商业的本质是实现价值交换,在价值交换中创造价值,实现剩余价值(利润),这才是永续经营的王道。如果闲鱼继续过度依赖阿里,企业就会专注于自己的“想象”和“自我满足”,把一些伪价值和赋予自己的价值作为自己的“创造价值”。那不能从根本上焕发企业的自主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据网宿经济“典书宝”电商数据库监测,2019年二手电商(不含二手车电商)行业交易额达到2596.9亿元,同比增长53.2%,预测2020年将达到3486亿元;用户规模达到1.44亿,同比增长34.57%。
二手经济的兴起,同时助推了个体的表达欲,进一步挖掘和延伸了闭环消费,成为主流初级消费之外的又一写照。但是二手商品的细分也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回收、鉴定、售后服务等。,这些都需要和消费者建立信任。所以目前二手电商平台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电商渗透率低。这也是过去三年二手电商市场增速持续下滑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发展。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淘宝曾经用巨大的流量打造了阿里帝国。延续帝国的版图,流量方向是阿里布局的重点。闲鱼作为阿里生态的子板块,也是集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或许它最初的使命是帮助阿里完成闭环交易,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交易生态系统。或者说它承载了阿里不朽的社交梦想。
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处于从流量红利到流量枯竭的交界处,包括各大电商平台在内的流量资费已经今非昔比,几乎成为所有电商运营商的痛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李夕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