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公司(跨境电商平台排名前十)
记者|陆承
编辑|
疫情爆发之初,宁波万得福塑胶工贸有限公司创始人郑秀妍发现,海外订单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激增,海外买家正在紧急囤货。当时面临的挑战是原材料和物流价格飙升,有时物流成本高于商品价值,不得不涨价。
“但今年的问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海外通胀压力削弱了需求,我们不得不不断降低价格。”宁波万得福的经历只是中国众多跨国企业的一个缩影。
2020年,疫情爆发后,全球供应链中断,中国受益于提前走出疫情阴霾,订单大量涌入,各跨境行业涨潮。但此后海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直接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消费需求不再旺盛。
在全球市场需求萎缩的背景下,今年的外贸不同于2020年的所有行业,呈现出结构性增长的特征,这也给跨境企业的业务带来了诸多挑战。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数据。面对重重困难,外贸行业再次显示出韧性。5、6月份的增速扭转了4月份的跌势,呈现V型反弹。人民币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9.8万亿元,在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基础上增长9.4%。
其中,今年前5个月,宁波口岸出口完成7469.7亿元,同比增长36.8%;单月来看,宁波港5月份出口额1998.5亿元,同比增长61%。宁波成为继上海、深圳、北京、苏州、东莞之后,中国第六个万亿外贸城市。怎么打好?宁波的跨界经历或许可以给出答案。最近,界面新闻记者走访了宁波的三家跨境企业,看看他们做对了什么。
海外采购链路变化,柔性定制成趋势
改变从海外开始。某海外品牌采购经理表示,目前很多美国中小企业已经变得谨慎,不再依赖大经销商和大进口商,而是直接寻找供应商,摆脱中间环节。
具体的采购环节就是找到具体的商品,从最小起订,找一家样品承运商把样品全部运过来,然后大量下单,直到确定供应商。
传导到国内生产端,主营宠物产品的宁波吉兰图电子工贸有限公司看到了这一趋势。创始人田丽说,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没有客户积累,但是随着亚马逊中小B卖家的崛起,很多卖家来到阿里巴巴国际站寻找新的供应商。“传统外贸公司不太重视中小单,也看不起。别人订购30000包,我们甚至会接受最小订单的3000包。”
这些客户都是小订单、快速反应的客户,不仅要求订单小、定制灵活,还要求交货快。但随着订单的积累,中小B客户未来有成为大客户的潜力。目前蓝图的灵活定制,今天就可以做,5到7天内送到。
今年以来,海外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在供应节奏和定制方面做出及时响应。宁波蓝图过去积累的经验成了优势,但很多同行跟不上节奏。
“在开产品方面,我看到很多传统工厂,每天辛辛苦苦,开模具,却不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卖不出去。没有市场。这种方式未来在跨境电商行不通。”李瑱说,公司开放产品的策略是,根据询价的客户反馈,看看市场上需要哪些产品,然后去亚马逊查看这个品类的状态,看到具体的评价,再找相应的资源开放新的产品。
宁波吉兰图从驱蚊贴和手环起家,产品拓展到精油套装,然后销售芳香产品,人和宠物的驱蚊产品。宁波结兰图利用现有的小、快、逆向供应链资源,不断开发新产品。过去几年,宁波结兰图规模迅速扩大,年出口额达800万美元。目前1600平米的厂房,大部分还是承接中小B订单以及代理的a工作,大订单转包出去。
往线上走
“我2月份参加了德国展,3月份参加了美国展,接着是4月份的广交会。每年的B端采购计划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疫情打乱了这一切,线下的展会很少。”张国平讲述的是外贸企业的集体经历。
在此之前,线下是传统外贸企业的主要获客渠道,见面时的效率体验是线上无法比拟的。但是现在,所有的线下展会渠道都被封杀了。
张国平在2017年感受到了线下展览的寒冷。作为宁波厨居厨房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张国平于1999年在上海创业,在厨具及研磨制品行业深耕23年。他看到2017年以后国外展会的效果越来越差,就催促公司上线。
2018年,厨聚专门成立了线上运营团队,开通了现场验厂等服务。随着运营的深入,厨聚在2020年实现了阿里国际站平台新买家百万美金的突破。“如果还是坚持以传统外贸为主,路会越走越窄。如果等到疫情发生,肯定来不及上线。”
现在传统外贸逐渐向线上转移,渗透率逐年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整体规模已达14.6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整体渗透率达到40%。
展会之路被堵后,宁波万得福也依靠线上运营,找到了后疫情时代的新玩法。万得福主要经营PVC户外和水上游乐设备,以及户外休闲玩具。
创始人郑秀妍分析,这个行业无非两条路,一是做柔性定制,二是做自主品牌。万得福依托海外线上大数据,敏感捕捉市场需求,判断今年夏天流行什么,今年晚会流行什么,每天推出几款新品,以快速创新的形式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具体怎么做?除了与客户沟通新产品,万得福还有自己的设计团队,经常浏览海外互联网如Google、Ins、亚马逊、抖音等。,寻找灵感。然后,设计和验证的产品通过视频和直播放在社交媒体渠道上,或直接推送给询问的客户以获得反馈。
“我们以设计取胜,并依靠Ins和抖音的网络名人来推广产品。近年来,海外中小B客户保持良好。今年,我们的在线目标是达到200万美元。”
B2B成为新战场
近年来,随着海外代购模式的改变和SHEIN等新模式的爆发,中国外贸企业意识到,以成熟的产业体系和互联网技术为后盾,中国供应链有机会走向全球,海外跨境电商逐渐升温。
如今跨境B2C电路竞争激烈,但同时B2B模式也引起了互联网公司的关注,成为新的战场。
国际站作为阿里全球业务的基本盘,是集团自1999年成立以来最早的业务板块,定位跨境B2B,并不断迭代升级。今年,JD.COM推出了自己的国际跨境B2B交易和服务平台,并开始招聘业务。Shopify还宣布推出新的B2B产品工具;抖音正在从流量和内容的角度向B端业务拓展。
对此,阿里巴巴国际站工商负责人Roi表示,各家还是要共同努力,把市场蛋糕做大。中国的零售业越来越好,因为JD.COM、天猫和拼多多为用户提供了差异化的价值。“我们共同服务于中国的贸易和跨境电商行业。任何企业要想在这个市场上有长期的竞争价值,首先得把客户价值做得更扎实,所以我觉得大家都在竞争,都在互相学习。”
在谈到今年的外贸形势时,Roi表示,国际站的业绩也呈现出了结构化的增长。今年服装行业受到一定影响,但细分的民族服饰和运动服饰还是有机会的。新能源、汽摩配件、家居建材、机械等非消费类都是增速较快的行业。
今年以来,入驻国际站的商家规模持续攀升。比如新能源领域的业务从去年的4000多家攀升到了1万多家。“我觉得我们的定位很明确,就是帮助中国To B的生产企业,以快速的供应链响应能力和高度定制化的服务能力,在国际站找到更多的小‘SHEIN’。”说到投资回报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李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