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香港高铁(香港高铁线路图高清)

◎本报记者焦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迎来了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过去十年,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的港口群。中国高铁、中国道路、中国大桥、中国港口已经成为中国亮丽的名片。发达的交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国内国际流通的畅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杭州未来科技城CBD核心区往北五公里,就是新开的杭州西站。

杭州西站经机场快线经杭州东站到萧山机场不到50分钟。

“公司50多名员工都是新杭州人。这样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让他们以后回老家探亲更方便,工作生活幸福感更强!”杭州未来科技城创客、杭州柏菲3D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茹方俊说。

这只是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从2012年到2021年底,铁路和公路里程增加了约11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7圈半。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和高速公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交通最繁忙的国家之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表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速铁路:运营网络接入水平世界第一。

2021年底,京港高铁安庆至九江段通车,合肥至九江最快只需2小时22分。

“去庐山方便多了。”张红彦说,他曾经和他的同伴去庐山旅游,坐火车要花7个小时。当天晚上,第二天早上他从合肥坐火车到了九江。

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以上;商业运营速度世界第一。近3200公里的线路上,复兴号常态化运营,时速350公里;网络接入水平全球第一,50万人口以上城市94.9%实现高铁覆盖。

中国高铁“八纵八横”网络正在完善。

9月30日,在建的渝昆高铁云贵段传来最新消息。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重点难点控制工程大坪隧道正式进入隧道主体施工。重庆至昆明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要通道之一的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于重庆西站,接昆明南站,全长69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在建高铁项目已建成投产3.44万公里,占比76.6%;在建5300公里,占11.7%。京沪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印青通道、路桥通道、沪昆通道、广昆通道已经贯通。根据2016年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总规模约4.5万公里。

中国高铁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2012年,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启动。在254项重要标准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占84%。十年来,复星的“家族”不断壮大,已形成不同速度等级的系列产品,可满足各种运行环境的需求,实现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

目前,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点项目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铁总将集中力量解决CR450科技创新工程涉及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中国高铁的领先优势。”中国铁路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的高速铁路还在走向智能化。

2019年12月30日,中国首条智能高速铁路——京张高铁投入运营。在世界上首次实现350km/h自动驾驶,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依托京张高铁、熊静城际铁路等重点工程,大力推进智能建筑、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等技术创新,初步建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铁路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

高速公路:公路网是世界上最大的。

沪昆高速(G60)起于上海松江区,全程2700多公里,途经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直至云南昆明。依托这条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拉近了长三角与云贵高原的距离,沿线企业也被串联起来。

2016年,上海松江区考虑到该地区近95%的先进制造业和科技要素集中在这条高速公路两侧,提出了沿沪昆高速建设科技走廊的设想。嘉兴、杭州等9个沿线城市被公路连接起来,沿线发展出一个GDP总量达万亿元的城市经济区。截至今年5月,这9个城市拥有的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已达66家。

“目前,高速公路网已覆盖98.8%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地级行政中心,连接全国约88%的县级行政区。”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泰说。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高速公路智能化升级已经成为趋势。

2021年6月底,中国首条“面向未来的新一代智能高速公路”——江苏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高速公路连接线建成通车。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高速的连接,有20多个智慧绿色应用场景。

雾天,车道两侧的激光测距车辆探测器可以感应到车辆所在的车道;在雨雪天,传感系统会智能判断路面的冰雪情况。一旦发现路面有积雪或结冰,系统会自动喷洒融雪剂。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智能控制平台会在第一时间接收相关信息,自动启动车道控制..."有些功能是首次在国内道路上使用."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局长蒋振雄说。

过去十年,中国的高速公路网越来越密。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1.7万公里,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

这个高速公路网仍在扩大。

9月28日,中国中西部高速公路建设取得新进展。

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国家重点工程——鄂鄂高速朔深段竣工。当日,由中铁一局承建的四川九绵(九寨沟-绵阳)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长13013米的白马隧道开挖超万米。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高速公路和省道项目近170个,里程4800公里。

民航空:新增航线3000多条。

天上的飞机也会堵车,下雨天“堵车”的概率更高。尤其是繁忙的京广走廊,其拥堵程度位居全国前列。

这条通道位于中国航线网络的中轴线上,南北走向,连接东西,涉及多个机场。全年保持高位运行,繁忙节点多,高峰流量大,日均1200余架次,高峰时段70余架次。

今年5月19日零时,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方案正式开启。调整后,京广大通道空域形成了“两上两下,单向循环”的运行模式,可有效解决京广航线和华北空域的拥堵问题。

在“两上两下单向循环”的运行模式中,“两上”是指两条航线用于北上,即由南向北飞行;“两次”是指使用两条航线南下,由北向南飞行;单向循环就是取消相对飞行,把航线变成单行道。“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裕度,提高航路运行效率。”华北空管理局空管理中心相关人员介绍。

“我们建设京广大通道的努力有了回报!”中南空管理局管控中心安全业务办公室主任黄平说,过去航班的“圆形”轨迹,现在已经被“大直线”取代。

现在,京广大通道由原来的“单升单降”两车道变为“双升双降”四车道,新增线路里程2313公里。

在过去的十年中,82个运输机场已经建成或搬迁,并增加了3000多条新航线。2019年(即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和客运量超过2012年的2倍,货邮运输量是2012年的1.3倍,航班正常率比2012年提高了13.17个百分点。航空空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位、88%的人口和93%的经济总量。

以机场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也相继建成。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2021年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十年耕耘,十年春秋。

一幅江海联动、海铁联运、水陆一体空港口连接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画卷正在中国徐徐展开。

事件编年史

2017年5月

中国首款具有国际主流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

2017年12月

ARJ21国产飞机正式首航国内支线航线。

2018年9月

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运营,香港正式接入国家高速铁路网。

2019年9月

世界级通航枢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2019年12月

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智能高速铁路——京张高铁开通运营。

2021年5月

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吴荣高速公路新线、旌德高速公路一期建成通车。

2021年6月

川藏铁路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开通运营。

2021年6月

横跨北京、河北、山西等省的京新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

2022年4月

中国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投入运营。

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金原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