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防爆胎(米其林轮胎价格表2022)
普通汽车可以用爆胎吗?普通车用防爆轮胎会导致底盘损坏?普通汽车防爆轮胎,舒适性会不会瞬间悲剧?防穿刺更强?-网上关于防喷的说法太多了。有些说法是正确的,但有些则完全是胡说八道。所以今天就来个彻底的科普吧!
虽然有胎压检测系统加持
但也挡不住爆胎的风险。
世界上没有一个司机想爆胎!虽然低速时爆胎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车子发动不起来。你需要停下来换备胎或者打电话求助。至于高速爆胎……虽然国内没有公开查询相关事故调查数据,但可以参考地球上另一个汽车王国美国的数据。
根据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数据,美国每年至少有11,000起与轮胎相关的车祸。虽然2020年1月以后,新车必须强制安装胎压检测系统才能投放市场销售,但毕竟还是有很多车没有胎压系统。
另外,真正导致爆胎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高速行驶时轮胎被压到坑洞边缘导致鼓包,最后导致爆胎的情况。即使车上有胎压检测系统,也无法提前预测。所以,虽然胎压检测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避免因胎压过低而导致的过热爆胎,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防爆轮胎】:目前有售
没有最安全的轮胎。
所以,关注安全的车企早就扔掉传统轮胎,使用“防爆轮胎”。比如我们熟悉的宝马。他家千百年来一直是“防爆轮胎”的铁杆用户。当然,“防爆胎”并不是说反正一辈子不会爆胎,但是爆胎后依然可以支撑车身。因为他的学名根本不是“爆胎”!
“防刺穿轮胎”的学名是“漏气保用轮胎”。与传统轮胎相比,“防爆轮胎”的胎侧有更多特殊的支撑结构,通常是高硬度/强度的特种橡胶,其厚度通常为1.5cm左右(普通轮胎的胎侧厚度通常为4mm左右)。
就是因为“防爆轮胎”的胎侧有这么厚的高强度材料,所以在“零胎压”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承受正常的载荷。其实所有的“爆胎”都是在完全没气的情况下随便扔在地上,一个200斤的胖子坐在上面,一动不动。而传统轮胎压了一个“A4腰瘦姑娘”,分分钟被碾压。
有了“防爆轮胎”,我们就不怕任何尖刺,锋利的刀片刮伤,或者其他导致轮胎漏气的危险情况了!即使轮胎内的空气体完全漏出,我们仍然可以在降低车速的同时,顽强地将车开到附近的轮胎店(80Km/H以内)。
舒适性和减震性方面的“防爆轮胎”
弱点:这是“过去”
事实上,在宝马等豪车全面采用“防爆轮胎”之前,国外的军车就已经在使用了。所以“防爆轮胎”也可以看作是“军转民”的产物。很多车主都在想,既然“防爆轮胎”这么好,我自己的车能不能换成“防爆轮胎”?
大部分网上文章都说:不会!因为“防爆轮胎”的胎侧是经过刻意加厚加强的,所以这种轮胎胎侧的整体刚度明显高于普通轮胎(俗话说“贼硬”)。所以“防爆轮胎”的减震性能远不如传统轮胎。
当然,普通车的“防爆胎”会伤到悬挂。这是一个担忧。最多就是减震器有点累。比如奔驰S和奔驰ML系列的悬架,无论摆臂还是空气弹簧,基本都是同一个系列的部件。奔驰S用的是“防爆轮胎”,ML用的是传统轮胎。如果ML车友问4S,那么答案一定是:我怕伤到减震器,所以不推荐!——你尝,你再尝,你仔细尝?!
当然,你的车原来用的是传统轮胎。现在换上“防刺胎”后,车子驶过坑坑洼洼时,“屁股感觉像坐在振动按摩仪上”。你觉得有多少车主会愿意尝试?要知道宝马的底盘和悬挂,原厂都做了“特殊调整”,专门适应“防爆轮胎”,而你的车没有!
近年来,全新的“防爆轮胎”
越来越柔软舒适。
媒体说的是真的,但要真的有点过时了!如今的轮胎厂商经过几年的努力,让“防爆轮胎”进入普通车主的家中。主要是想办法把“特种高强支撑材料”进化到“高弹性、高韧性、低硬度”。简单来说就是“韧而不硬”。只有这样,传统轮胎的减震效果才能尽可能接近。
目前国外和国内轮胎公司的新“防爆轮胎”如果和五六年前的老款在胎侧硬度上对比,你会发现今天的新“防爆轮胎”要软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媒体的话有些过时”。现在如果给你选一些胎侧柔软的“防爆轮胎”,不提前告诉你,你是不会感觉到的!
“防爆轮胎”在静音方面有软肋。
如何解决噪音问题至关重要。
当然,你的屁股感觉不到!因为你还能通过耳朵辨别轮胎。不为别的,就因为“防爆胎”的轮胎噪音比传统轮胎大很多。所以近年来,各大轮胎制造商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噪音问题。
轮胎噪声的大小与轮胎花纹设计关系最大。如果生硬地改变花纹设计,轮胎的抓地性能可能会再次悲剧,所以“碰不得”。格局不变,只能改变结构!——比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轮胎里塞“吸音棉”。这是对轮胎性能影响最直接、最小的手段。
当然,目前这类产品很少。就我见过的雷神北辰轮胎来说,胎面花纹设计和雷神传统轮胎一模一样。因此可以判断,北辰轮胎和其他雷神轮胎一样,在低滚动阻力、节能、动态抓地力等方面的优势不会有太大变化。我们可以把“北辰”叫做“带吸音棉的防爆轮胎”。
关于吸音棉的知识在之前的科普中已经有专门提到,这里不再赘述。虽然我很确定未来一定会属于“非充气轮胎”的时代,但目前来看还很遥远。我们只能继续处理传统轮胎,虽然它们很“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王龙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