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时区(莫斯科早上九点是北京时间几点?)
作者:双木山和地缘谷
“抗战胜利后,很多重庆、成都、昆明等地的人都要拨表调一小时,与当地时间相对应。
北京时间
—
学校/捕风画/人文主义者的狗画/地理谷
地球自转产生了太阳东升西落,日出为昼,日落为夜的现象。在世界各地,日期变化和时间推移是根据昼夜交替的现象来确定的。
但各地时间标准不同,造成时间混乱。为了克服这种情况,1884年,各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国际经度会议,与会各国建立了世界标准时间体系——以180°子午线为理论日期变更线,经度每15度,当地时差1小时。
华盛顿/1884年举行国际经度会议的地方
﹀
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遵循这一规则,不同国家的跨度和边界差异很大,要求国家和地区严格遵循时区产生的标准时间是不现实的。所以,对于中美俄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巨大,跨越多个时区的国家来说,如何制定一个合适的时区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高考跨越九个小时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设置时区的时候,会尽可能按照约定设置分区时间,使之适合自己。但是时区太多带来的混乱和麻烦还是不可避免的,只好采用多时区制度。
2009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议将原来的11个时区改为9个时区。即便如此,虽然莫斯科时间是俄罗斯的法定时间,但是每个地方的生活都是按照当地时区进行的。多时区制度给俄罗斯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影响。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要查看当地时间,很烦。这也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俄罗斯人一年两次迎接新年——一次根据当地时区,一次根据莫斯科标准时间。
俄罗斯“9个时区”的分布
﹀
另外,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的观众,俄罗斯电视台分为莫斯科+8、+6、+4、+2、0五个版本,包括俄罗斯第一频道和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直到今天也是如此。有的电视台就简单一点,干脆把+6和+8合并成一个+7时区,比如文化频道、少儿频道、独立电视台等覆盖全国的电视频道。这是一个奇怪的情况。当堪察加和马加丹州的居民早上五六点看早间新闻的时候,莫斯科的居民还在看前一天晚上九点的晚间新闻。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奥运转播也很难。
﹀
如果说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那么多时区导致全国统考(俄罗斯高考)漏题就是大麻烦了。
2013年5月,部分地区首次高考俄语测试还未开始,网上的原题就已经流出。调查结果显示,考生身处不同时区,是导致此次考试泄密的“罪魁祸首”。俄罗斯高考在每个时区当地时间10点开始,这意味着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考生将比来自欧洲的考生早9个小时参加考试。因为采用的是同一套试题,所以先考的同学会把试题贴在网上,还没开始考的同学很容易拿到试题。
莫斯科的高考
也许你提前知道试题就不会捂脸了。
﹀
2014年,俄罗斯通过法案,宣布10月26日以后将永远采用冬令时。在此之前,全俄舆论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了一项关于冬夏时间的调查,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倾向于使用冬季时间。随着冬季时间的采用,俄罗斯的时区数量增加到了10个。
俄罗斯的“10个时区”分布
﹀
东海岸偏见
美国广袤的领土上也有九个时区,从最西部位于西11区的萨摩亚,到最东部位于西4区的大西洋时区。所用时间因地而异。
外国人初来美国,会被美国时区忽悠。仅美国就有四个时区,东部(East)、中部(Central)、山地(Mountain)和太平洋(Pacific),甚至有些州在两个时区。一个国家同时有多个时区,造成各种问题。
每年除夕,当时代广场开始庆祝新年时,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的人们可能刚刚吃完饭。当你从美国的西部飞到东部时,你一定不要忘记设置你的手表。就连银行和酒店也有挂几个钟的传统。
以NBA为例。NBA总决赛定在东海岸晚上9点(西海岸晚上6点),西部的主队也是。东部的人可以在晚上休息的时候舒舒服服的坐在沙发上看比赛,而此时西部的一大批人都在忙着做饭吃饭洗碗,根本没有新鲜的精力再看比赛了。
NBA/不容错过的全美体育盛宴
﹀
例如,格莱美和奥斯卡每年都在西海岸的洛杉矶举行,但为了照顾东部,只能在洛杉矶时间下午5点举行。作为西海岸的观众,这个时候很难打开电视或者用手机看直播,因为要么还没下班,要么还在做饭。
奥斯卡颁奖典礼/世界著名的电影盛会
﹀
诸多问题塑造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东海岸偏向”,即各种全国性的体育赛事、娱乐活动、电视节目都会照顾到占据人口大多数的东部地区。
美国东西海岸的人口分布
﹀
东海岸城市波士顿
﹀
我在海里看日出,我在昆仑看星星。
我国虽然跨越多个时区,但只采用一个标准时区,这是长期实践的结果。中美时区体系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不同。受地形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美国的大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在中部和东西海岸;我国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绝大多数在“黑河腾冲线”以东。
我们现在说的“北京时间”并不是真正的北京时间,而是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发布的时间为“北京时间”,用来指人口密集的“东八区”的时间。
事实上,在“北京时间”之前,由于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中国被划分为几个时区。
到了近代,沿海和长江地区被迫开放,贸易日益繁忙,越来越多的外国船只来来往往,侨民和商人来来往往,需要统一的标准时间为他们服务。于是“中国海岸时间”诞生了。沿海的租赁城市,包括上海、天津、汉口等地,都采用了“沿海时间”。
晚清上海黄浦江上的商船
﹀
随后,清政府又到秦这一机构制定国家标准历法——《御定万年书》,由皇帝下令,时间按北京当地太阳时计算。由朝廷颁布,名为《封正朔》。而中国的传统历法是依靠太阳和月亮两个天体的运动,以实际的天文观测为准。因此,时长标准是以朝廷的经纬度(准确地说,是秦的观测点)为依据的。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曾命秦天在清廷监工。
﹀
日晷/中国古代观测日影和计时的仪器。
﹀
清政府灭亡后,北洋政府为了方便规划全国时间,于1918年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时区。
这个划分也有很多问题。一个省级行政区有两个时区,不利于省内合作。有人曾经总结说,”...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康五省有疾病属于同一旗,采用两个标准时区。”
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原来的中原时间也调整到了龙舒时区。抗战胜利后,很多重庆、成都、昆明等地的人都要拨表调一小时,与当地时间相对应。
民国政府迁至重庆
﹀
随着全国的逐步解放,原来的“中原标准时间”的称谓已经不合时宜,实行统一时区逐渐被列入日程。当时,收音机作为传播消息最快的通讯工具,在报时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电台时间正好需要一个最能体现国家意志的新名字,“北京时间”就这样诞生了。
1949年10月7日,随着Xi人民广播电台“本台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的公告传遍全国,“北京时间”诞生了。11月1日,郑州铁路局发布变更列车时刻表通知:“11月1日起,该路运行时间变更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在官方场合正式使用,很快成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标准时间。
在偏远的西藏,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还在使用东经90°的时区,后改为“北京时间”。五大时区的取消和“北京时间”的出现,是标志着中国时间正式化、标准化的里程碑事件。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源,照顾人民的日常生活,1986年2月,政府批准新疆地区人民采用新疆时间(UTC+6),铁路、航空空和邮电业务继续采用北京时间。现在自治区和兵团的大部分机构和电视台,不仅用北京时间,还用新疆时间,也就是东经90°时间。
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
﹀
真的只是时区问题吗?
标准时区的建立不仅是管理问题,也是国家主权和领土的象征。
比如东边的邻国朝鲜,几年前因为与日韩关系恶化,取消了东9区的时间,采用了独特的“平壤时间”,将时钟拨回半小时。再比如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加入俄罗斯,把原来的“东二区”时间改成了莫斯科那样的“东三区”,以示脱离乌克兰。通过改变时区,两者都与同时区的邻居划清了界限。
时区的统一有利于分布在辽阔疆域的人民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的省份加快融合,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李俊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