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有几个区(长春各区排名各区繁华排名)

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向前。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点、“两个大局”交织的长春,迎来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历史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指示,在“十四五”期间,东北振兴要有所突破。省委提出了“一主六双”的高质量发展战略。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链升级重构、各领域合作发展机遇叠加释放,进一步凸显长春区位、资源、产业、科技、生态、文化等多重优势。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大都市区和城市群成为承载生产要素的主要形式。审时度势,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科学作出“六城联动”建设国际汽车城、现代农业城、“双碳”示范城、新型消费城、文化创意城的重要部署,为长春集聚发展优势、加快新时代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征途上遥望远方,一曲振兴发展的高歌在天空中盘旋回荡,这是勤劳智慧的长春人心中的英雄之歌!

长春有几个区(长春各区排名各区繁华排名)

我市将全力打造国际汽车城,并将打造万亿美元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图为一汽红旗兴盛工厂。

“六城联动”强势启动。

今年6月2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奥迪在中国的第一家纯电动汽车工厂,该项目规划年产能15万辆,将带动千亿元新能源产业链进入长春;

长春国家农业高新区建设如火如荼,“秸秆进肉”工程大有作为。投资33亿元的九乡农业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位于九台区上河湾镇;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双碳”示范城市建设,引进安捷IOT龙头企业落户,成立东北双碳技术交流中心,推进零碳工厂建设,成功获批2022年中国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红旗第三代高级轿车、CRRC公交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吉林一号卫星等。已经成为长春的闪亮名片。以长春新区和经开区为龙头的“科技走廊”初具规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86家;

长春国际电影之都拍摄基地一期20个影城主体完工,电影节、暑期节、冰雪节成为年度翘首以待的文旅体验盛宴;

在刚刚过去的9月,第二届吉林“9.8消费节”在长春启动。利用“9.8消费节”恰逢中秋、国庆、重阳节的契机,电商、夜市、桂林胡同美食街、兴隆综合保税区、欧亚新生活、摩天活力城、汽博会、农博会、长春的城市烟花等各种线上线下消费促进活动蓬勃开展。

……

今年以来,长春国际汽车城、现代农业城、“双碳”示范城、科技创新城、新兴消费城、文化创意城建设强势开局,承接和实施全省“一主六副”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现代都市圈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长春有几个区(长春各区排名各区繁华排名)

我市将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型城市,以长春新区、经开区为龙头,依托北湖、经开区、高新区,打造“科技走廊”。图为益田硅谷新城。

建设“六个城市”

全力支持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六城联动”战术路径后,“六城”各专业班和相关部门相继举办多场新闻发布活动,广泛宣传新时代加快长春振兴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支持“六城”建设的项目库、平台群、资金池、政策包、人才谷,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李权大厦国际汽车城

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辐射全省长、长、长周边工业走廊,以汽车开发区为龙头,建设万亿级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和百亿级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1万亿元,建成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万亿级汽车产业基地。

全力建设现代农业城市

发挥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带动全省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以公主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核心,联动榆树、农安、德惠打造长春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联动九台、双阳打造长春东部特色农业产业带,打造千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到202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7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畜禽总数达到4.9亿头,肉类总产量达到140万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全力打造“双碳”示范城市。

对接省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以中韩示范区、德惠米沙子镇为龙头,辐射九台、双阳、莲花山、镜月,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等产业。到2025年,建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等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

全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

以长春新区、经开区为龙头,以北湖区、经开区、高新区为依托,建设“科技走廊”,借助科技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千亿级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政产学研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自主创新。

全力打造新兴消费城市。

发挥省会市场空和内需优势,建设长白通(丹)、长吉浑内陆枢纽,以兴隆综保区为核心,链接中韩示范区和林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北方美丽谷”,打造国际消费区;以朝阳、南关、宽城、二道、绿园等主城区为载体,推进名品、名店、名街联动,打造中央消费区;打造城市东北到西南的新消费带,到2025年,实现消费方式的全面创新升级。网上(电子商务)零售总额将超过600亿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翻一番,带动全市社会消费总额达到3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5%。更好地实现“省级消费中心”向“东北亚区域消费中心”的目标。

全力打造文化创意城市

连接省内东西旅游环线,以镜月、莲花山、双阳为龙头,辐射放大长托、常可等老工业遗址和汽车、冰雪、雕塑等文化加快发展影视创作、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产业。,打造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推出休闲避暑、冰雪体验等品牌,打造文化创意中心。

主播“千”与“万”

现代化圈正在铿锵前行。

一张蓝图绘到底,完全融入新格局。从把长春建设成为现代化都市圈,到制定“十四五”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工业强市、农业强市、生态强市、区域创新中心、区域消费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再到明确实施“六城联动”发展,市委市政府打出一系列战略、战术、战役组合拳,推动省会长春进一步释放辐射引领和区域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在全省的排头兵作用。

今后,长春市将牢记殷切嘱托,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访吉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六城联动”为牵引,主动发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 加快把长春建设成为常住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超万亿的产业繁荣、创新活跃、文化繁荣、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不断推动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

来源:长春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书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