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生寄生虫(顺德鱼生寄生虫)
昨天钓完鱼回家杀鱼,发现鲫鱼肚子里全是寄生虫(面虫)。怪不得鲫鱼的肚子那么大,我以为是鱼卵,没想到是寄生虫。这么漂亮的鲫鱼被这些寄生虫搅了!
含有寄生虫的鲫鱼有寄生虫的鲫鱼
虽然这种寄生虫经过高温就能被杀死,但总感觉它在我心里,我把它全扔进了垃圾桶。其实很多朋友都是无意中吃了这些寄生虫!那么常见的鱼类寄生虫有哪些呢?这些寄生虫是如何传播的?它能寄生在人体上吗?
一,鱼类常见的寄生虫
人体和鱼身上都有很多寄生虫,大部分是有害的,少数是有益的。鱼身上的寄生虫有两种,一种是体表的体外寄生虫;一种是寄生在体内,寄生在鱼的体内,常见的有六种。
1.红线虫红线虫又称子宫线虫,因其身体细长,颜色鲜红而被称为红色线虫。由红线虫引起的锦鲤疾病称为旋毛虫病,红线虫可分为鲤鱼红线虫和鲫鱼红线虫。寄生虫多在冬季,因为鱼类冬季游泳速度慢,即使不游泳,也容易被红线虫寄生。
2.锚和锚(俗称锚)是节肢动物甲壳动物的一种。只有雌虫寄生在鱼身上,大约1cm长。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水中发现锚定蚤,夏季和秋季较多。水温低的时候,它会潜入鱼鳞下过冬。水温达到15℃左右,就开始繁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河流、湖泊、池塘、鱼塘等水体。
3.钩虫幼虫和钩虫幼虫是双壳类软体动物(如贻贝)的幼虫。在贻贝繁殖期,它们一次产卵约300万枚,有的鱼能寄生3000枚卵。钩虫幼虫寄生在鱼身上时,刺激鱼产生包囊(脓疱),包囊包裹住钩虫幼虫,幼虫成熟后会自动脱落。
4.舌绦虫俗称“面蛔虫”,通常寄生在鲫鱼、鲤鱼、鲢鱼、鳙鱼等鱼类的体腔内。寄生鱼的胃很大,它们的腔内充满了幼虫。面条虫的蠕虫与鱼的内脏紧密交织在一起,导致鱼的内脏受到压迫而萎缩,导致鱼变瘦,最后死亡。
5.鱼怪虫和鱼怪病是由日本鱼怪引起的,寄生在鱼体表和鳃上。鱼鳃或鱼体表面受损,鱼鳃脱落,鱼软骨外露,引起二次感染,导致鱼死亡。世界各地都有奇怪的鱼病分布。我国以黑龙江、云南、山东最为严重,鱼类感染率可达70%,低者30-40%,主要危害鲫鱼、蓍草鱼,鲤鱼时有发生。
6.肝吸虫和鱼是肝吸虫的宿主之一。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河水,被淡水蜗牛吃掉。卵在淡水螺体内发育,尾蚴-包虫-尾蚴-尾蚴,然后尾蚴被淡水鱼、虾吃掉,会感染肝吸虫。
鱼身上的寄生虫有很多种,这九种很容易发现,甚至肉眼也能发现,普通人也能发现。比如我很喜欢钓鱼,这种寄生虫经常在钓到的鱼身上发现,主要是轮虫、面虫、鳃虫、鱼怪虫等。那么如何识别这些寄生虫呢?或者在菜市场买鱼怎么发现这种寄生虫?
二、怎么辨别鱼类身上的寄生虫
识别鱼身上的寄生虫非常简单,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识别,主要是通过鱼的表面特征。有句话叫“风留声,雁留痕”,那么如何鉴别鱼身上的寄生虫呢?
1.红色线虫和红色线虫的区别是最简单的,因为被红色线虫寄生的鱼会在鱼鳍上留下一条红线,和鱼鳍不是一个颜色,红色线虫会在鱼鳍里面蠕动。冬春季节捕鱼时,鱼鳍经常被它寄生,渔民对它并不陌生。
2.安克雷奇,这种寄生虫很容易识别。一般多发现白条鱼和撅嘴鱼。它们主要寄生在鱼的鼻孔或颌部,一端刺向鱼,另一端暴露在身体外。钓鱼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就像鱼身上的刺一样。
3.钩形幼虫。我不知道你是否见过他们。钓上来的鲫鱼或者其他小鱼,尾部或者鳍上有一些突起,就像囊肿一样。这是钩形幼虫寄生部位引起的炎症。
4.舌绦虫和舌绦虫在全国分布很广,我昨天的鲫鱼就是这种寄生虫。区别很简单。寄生鱼有一个大肚子。有朋友以为是鱼卵,其实是这种类似“千层面”的面虫造成的。
5.Eugenia和Eugenia很容易识别,主要寄生在鱼鳍的下部或鱼的口中。这种寄生虫比较大,一眼就能识别出来。我记得去年在一条小河里钓鱼。一条大鲫鱼的鳍上有一种寄生虫。这时候寄生虫被拉出来扔掉,鱼就放生了。
6.肝吸虫和肝吸虫是体内寄生虫。鱼被感染后,透过体表或鱼的状态看不出被寄生的迹象!华支睾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有虫卵、包囊、成虫三种形态。卵的平均大小为0.138×0.15毫米,囊的平均大小为0.138×0.15毫米椭球。成虫体长10至25毫米,宽3至5毫米。
六种寄生虫中,有五种容易识别,只有肝吸虫难以识别。对我们来说,主要关心的是,它们对人体有害吗?发现鱼身上有寄生虫怎么办?
三、发现鱼类身上寄生虫后怎么办
大多数寄生虫不能寄生于人。为什么?因为温度的原因,我们吃的食物都是经过加热煮熟的,这些寄生虫不耐高温。它们是在高温环境下被杀死、煮熟后食用的,所以不需要担心它们的寄生,但也有例外。
1.红色线虫很容易找到,捕捉或购买。如果鱼体内有红线虫,你只需要切掉寄生的部分,也就是鱼鳍。属于体外寄生虫,鱼体内没有,高温煮熟后短时间内死亡。(冬天野生鱼的鳍上常见红色线虫)
2.安克雷奇,抓或者买安克雷奇寄生的鱼,拉出来就行。这种寄生虫很容易识别,属于体外寄生虫。即使不拔掉,高温后也会死。(建议摘除后切掉患病部分,因为寄生部分有囊肿,不要吃)
3.众所周知,钩虫幼虫和蚌类在高温后短时间内死亡,而钩虫幼虫是蚌类幼虫,所以不用担心。(如果遇到被钩虫幼虫感染的鱼,把感染部位剪掉,高温煮。)
4.舌绦虫,鱼类的体内寄生虫,即使没有经过高温,虫体接触空气体20分钟后死亡,经过高温后也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如果你不放心,把鱼扔掉。昨天遇到一条被它感染的鱼,把它扔了!)
5.感染鱼虫的鱼和鱼虫很容易区分,因为鱼虫的个体比较大。在屠宰鱼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它们是否被鱼虫寄生。(这么多年就钓过一次。它在鱼的肚子里,大约3厘米大小。听说鱼怪很好吃,但是不敢吃。)
6.肝吸虫和被肝吸虫感染的鱼不容易发现!但是,它不耐高温。厚度约1毫米的鱼切片中的包囊在90℃的热水中可在1秒钟内死亡,在75℃的热水中可在3秒钟内死亡,在70℃和60℃的热水中可分别在6秒和15秒钟内死亡。幼虫在醋(含3.36%醋酸)中可存活2小时,在酱油(含19.3%氯化钠19.3%)中可存活5小时
其实大家可以发现,这六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耐高温,高温煮熟后都会被杀死,所以处理得当的情况下食用是无害的。但是有些朋友爱吃生鱼片,吃了含有寄生虫的生鱼片很容易感染。
红线虫、锚地、钩虫、舌形带绦虫、鱼怪都很好找,一般不会误食。但问题是肝吸虫很难找到。每年都有很多因为吃生鱼片而感染肝吸虫的案例,所以尽量吃高温熟食,不要吃生食。
最后:寄生虫不可怕。可怕的是吃不干净的食物。有句话叫“病从口入”。只要挡在食物之外,就能防止寄生虫的感染。那么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呢?首先,在吃鱼的时候,多关注鱼的状态,及时发现寄生虫。其次,厨具要分开煮,防止交叉感染。最后,淡水鱼要高温烹调,可以有效杀死寄生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丁书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