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五笔怎么打(县的五笔字根)

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作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和全省公益性节地生态公墓建设改革试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真履行试点职责,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维,牢牢把握“绿色、生态、亲民”的核心价值取向,算好政治、经济、资源、生态、文明五本账,全方位凝聚移风易俗的正能量。在建设节地型生态公墓中,

算“政治账”

殡葬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触及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思想道德等诸多方面。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地方长远发展布局空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全国改革试点放在江陵。江陵抓住改革试点机遇,高位推进,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发布了《江陵县殡葬改革试点方案》、《江陵县节地型生态公墓建设资金支持补助办法》,颁布实施了《江陵县节地型生态公墓布局规划》,高标准推进城乡节地型生态公墓建设。目前已建成7个城乡公益性生态公墓,另有9个在建,均可满足全县人民30年安葬需求。

算“经济账”

主动通过殡葬改革解决辖区散坟迁移问题,扣除墓地建设成本25万元/亩,共计1.35亿元,最终可减轻政府动坟开发用地财政负担2亿多元。丧葬活动的平均支出负担减少了50%以上。通过免除基本火化费,吊唁厅、告别厅免费,租用花圈等殡葬用品。“三禁”后,减少相关用品,减少集中殡葬服务平均铺设天数,免除腰鼓队、接送车队,控制餐饮价格,低价提供家属住宿等。,使丧葬活动的支出负担大大减轻。据随机抽样统计,改革后,江陵县殡葬活动支出负担平均下降了65.8%。

计算“资源账户”

根据资源清查结果,江陵县共有城市公墓和农村村公墓60处,占地439亩;小型公墓和散坟9.83万座,占地2961亩。两个项目共占地3400亩。全县规划节地型生态公墓已全部建成,总面积540亩。通过改革节约耕地2800多亩。目前,全县每座墓平均用石量为0.67立方米,新型生态墓平均用石量为0.08立方米,不到原来的12%。全县12.24万座坟墓,可减少石材用量7.22万立方米。

好的“生态账户”

原来以村为单位建造传统的“只见墓不见树”的坟墓。如今,节地型生态公墓“只见树不见墓”,新增集中连片林地500多亩,这对江汉平原的江陵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通过持续开展禁鞭、禁烧、禁塑专项行动,实现了县公墓区“三禁”目标;农村禁鞭笞已经实现,烧香纸钱、使用禁塑祭祀用品的情况迅速减少,群众性祭祀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在迅速改善。

好文明的账号。通过推行鲜花祭祀、网络祭祀、政府公祭、祭扫等文明殡葬祭祀方式,厚葬、文明祭祀的新风渐成风尚,移风易俗的正能量正在形成。(摄影:四月刘颖)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达更多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张同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