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座suv销量排行榜前十名(suv销量排行榜前十名)

8月份了,各车企该拿成绩单了。

日前,AITO品牌官方宣布,问问边界系列7月交付量为7228辆,创历史新高。截至2022年7月31日,AITO问界M5累计交付量超过26348辆。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这个成绩确实值得鼓掌。

问界M7首月销量曝光!仅为理想ONE的1/10,差距在哪?

问:第一个月的M7销售曝光

7月初,AITO品牌第二款车型文杰M7上市,售价31.98万-37.98万元。截止到8月份,差不多一个完整月了。虽然官方还没有公布具体车型在7月份的销量,但是参照6月份公布的数据大概可以推算出来。数据显示,截至6月,M5已交付20,220辆汽车。换句话说,M5在过去的7月份售出了6128辆汽车,而M7在第一个月售出了1100辆汽车。

问界M7首月销量曝光!仅为理想ONE的1/10,差距在哪?

显然,这一成绩与之前官方公布的上市新车2万小时订单还是有一定出入的。当然包括产能,新车还没有大面积交付等因素。客观来说,这个成绩其实可以接受,但并不优秀。

相比问界(25.98万-33.18万元),问界M7(31.98万-37.98万元)无论是价格、定位还是六座布局,都没有指向理想中的L9,而是更多的瞄准了李ONE(34.98万元)。换句话说,与之前推出的问界相比,问界M7对李来说更具有指向性。

问界M7首月销量曝光!仅为理想ONE的1/10,差距在哪?

另一方面,在李一中,市场表现依然如此强劲。据数据显示,7月份李ONE销量为10422辆,虽然环比下降,但与M7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换句话说,M7目前对李一个人威胁不大。

M7和李ONE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为什么M7不能卖李一个?

首先,尺寸。虽然两款车型都定位为中大型SUV,但在具体尺寸表现上还是有明显差距的。Li ONE的长宽高分别为5030/1960/1760mm。相比娇姐M7的5020/1945/1775mm的尺寸,长宽高优势明显。其高度略逊于轿捷M7,但李ONE的轴距为2935mm,轿捷M7仅为2820mm。相比较而言,李一个人显然更胜一筹。

问界M7首月销量曝光!仅为理想ONE的1/10,差距在哪?

尺寸的不同也使得两款机型的视觉效果有所不同。如果说辨识度的话,很明显李ONE的设计更加大气,有新能源车的未来感和科技感,也有传统燃油车的大气和厚重。相比之下,M7的外观并不难看,但也不是专门出差。说白了,不像是30万+的车型。

问界M7首月销量曝光!仅为理想ONE的1/10,差距在哪?

至于智能,两款产品都专注于技术和智能,M7得到了华为鸿蒙系统驾驶舱的支持。而李ONE更简单粗暴,四个大屏设计贯穿了整个中控台的显示屏。谁不能说它科技感很强?换句话说,两者在科技配置上各有千秋,但直观来看,M7内饰科技豪华氛围的营造并没有李ONE那么唬人。

问界M7首月销量曝光!仅为理想ONE的1/10,差距在哪?

最后,我们来看看动力系统。M7搭载的1.5T四缸发动机比Li ONE搭载的1.2T三缸发动机要好很多。不过从李一中的销量来看,其实人们对这款三缸四缸发动机并没有太大的需求,反正都是扮演一个“充电宝”的角色。

问界M7首月销量曝光!仅为理想ONE的1/10,差距在哪?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市场先发优势。李ONE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几年,产品经过了市场的验证,相对来说更加稳定可靠。而且3年保值率超过58%,在新动力车企中表现还是比较突出的。对于消费者来说,求“稳”大于求“新”。

写在最后

一个新品牌用现在的销量数据来对比,显然不够客观公正。回到当初,以韦小立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哪个品牌最初的市场规模不是从小到大的。对于AITO来说,踏踏实实造车,做好产品口碑,要比“X百万以内最好的车”的宣传实际得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张原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