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厅级是什么级别(正厅级是什么级别工资待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党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性研究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很多朋友想了解一下事业单位社科院。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社科院的具体情况。每个研究部门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职能,有些机构以前从来不知道。让我们来看看。文章最后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独特的招聘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下设六大学部,研究范围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管理学以及图书/情报、文献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6个,覆盖全院所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资格的科研院所35个。

复杂的研究机构,中央直接领导正部级,有哪些机构和事业单位?

下面介绍一下这个部级机构的组织。

(一)职能部门:

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是协助院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协调院内各部门工作的综合办公室。

科研局/事业部工作局(创新办)是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是事业部主席团的办公室,是我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项目实施的综合协调机构,实行主任负责制。

人事教育局: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学院的人事政策、计划、规章制度;受院党组委托,负责院机关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和监督,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服务;负责全院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岗位设置和岗位分级聘用管理;负责全院人才引进调配、人才规划、职称评聘、高层次专家联系服务、职工教育培训、公派出国留学、薪酬社保、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博士后管理等人事管理工作。联系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承担院领导交办的工作。

国际合作局:国际合作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根据国家对外工作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拟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组织实施院际层面的对外交流活动;贯彻国家外事政策,履行外事管理职责,审批和协调我院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拓展国际交流渠道,搭建对外合作平台,提供外事服务;推动人才和学术优秀成果“走出去”,提升国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财务规划局:是为全院科研和行政管理提供经费和基础设施条件,对全院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的职能部门。

老干部局: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院直属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

(二)直属事业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它是由邓小平和叶剑英亲自批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研究生培养基地。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目前学校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34个本科招生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审批备案,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门类。

本科生住宿条件如何?您要安装空吗?

我们大学给本科生安排三人间宿舍,配备空音和校园网接口,有独立的导师制。“导师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过多年探索和不断完善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社会科学本科教育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建立了本科学术导师制度。

复杂的研究机构,中央直接领导正部级,有哪些机构和事业单位?

图书馆(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纸网络编辑出版单位。1979年成立,编辑出版“七刊两报一网”。《中国社会科学》是一份综合性的哲学社会科学月刊,代表了中国相关研究的最高水平。《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是权威的学术月刊。《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和《国际社会科学学报》是面向海外的英文期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和《中国文学批评》是著名的专业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是智库学术内部参考;《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中国最大的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英文版是面向海外读者的数字报纸。中国社会科学网是全球最大的学术门户网站。

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保障部,局级事业单位,具有法人资格。

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中国高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文化研究机构。以中心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战略研究为中心,以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为两翼,致力于国家和区域文化发展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定位是文化发展与文化战略的咨询研究,包括文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的研究,文化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文化发展基础理论、文化产业与文化发展战略、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政策与立法等。

(3)直属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以出版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有综合性出版单位,是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它有200多名员工。还有社科书店和三个子公司。

复杂的研究机构,中央直接领导正部级,有哪些机构和事业单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机构。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的著名学会。

中国人文发展总公司(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图书、报刊、数字文献、精密仪器的进出口业务,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对外咨询、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展览、投资,管理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人文产业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社科袁波酒店有限公司等13家企事业单位

复杂的研究机构,中央直接领导正部级,有哪些机构和事业单位?

复杂的研究机构,中央直接领导正部级,有哪些机构和事业单位?

所属企业负责人薪酬情况企业负责人的工资

(4)代管单位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地方志博物馆,地方志出版社管辖)

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落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交办的任务,处理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5)雪莉学院(每个研究所是一个系级单位)

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前身是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创建于1953年。1955年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职工133人。现有专业人员115人,其中高级研究员79人。有18名行政人员。

民族文学研究所:是一个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所。截至2020年8月,民族文学研究所共有45人,来自14个民族,其中管理岗位9个,专业技术岗位36个。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13人,占研究所人员的80%。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指今天生活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的文学和历史上曾经存在于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学,包括这些民族创造的民间口头文学和文人的书面文学,以及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成果。

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研究外国文学的高等学术机构。她于1964年根据毛主席指示成立,由原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苏联文学组、东欧文学组、东方文学组、西方文学组和原隶属于中国作家协会的《世界文学》编辑部组成。外国文学研究所在职员工87人,都是有留学经历的高学历人士。

语言学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成立时最早成立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所之一。其研究方向和任务是:研究汉语的历史和现状,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各个分支的基础研究;同时,要加强理论语言学的研究和实验语音学、语料库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词典学等语言学科的应用研究。语言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86人,其中专职高级研究员23人,副高级研究员21人。

哲学研究所:是中国重要的哲学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哲学所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技哲学,以及文化问题、价值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哲学研究人员276人,其中在职141人,退休135人。在职专业人员129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91.5%;经理12人,占比8.5%。专业人员中,高级研究员89人,占研究所专业人员总数的69%;40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39人,占专业人员总数的30.2%。

世界宗教研究所: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宗教学术研究专门机构。截至2020年底,共有员工74人,其中研究员26人,副研究员23人,助理研究员14人。

(6)历史系(每个研究所为一个科级单位)

考古研究所:在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中,有11名博士生导师和51名硕士生导师,其中自1978年以来培养了42名硕士生导师和16名博士生导师。有:史前考古实验室、夏商周考古实验室、汉唐考古实验室、边疆民族考古实验室、科技考古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考古信息中心、考古杂志

古史研究所:是中国史领域的全国性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断代史和专门史学科的研究。现设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五代十国史、宋辽夏晋史、元明清史、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化史、古代社会史、古代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学、古代通史等14个研究室。同时设有办公厅、中国历史研究编辑部、图书馆等管理和科研辅助部门。非实体研究中心7个,其中院级6个,处级1个。有六个全国性学术团体隶属于我们研究所。学术期刊(集)13种。

(郭沫若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1988年6月以郭沫若故居的名义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

近代史研究所: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主要研究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涵盖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领域和香港、澳门、台湾省的历史。目前的编制是115人。由:晚清史研究室、近代经济史研究室、近代思想史研究室、近代社会史研究室、革命史研究室、民国史研究室、近代中外关系研究室、台湾省史研究室、抗日战争史研究室、近代文化史研究室、近代通史研究室组成。

近代史研究室、近代史研究编辑部、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中国近代英文期刊编辑部、台湾省史研究中心、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研究中心、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社会史研究中心。

世界历史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综合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历史的专门学术机构。研究的重点是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以及世界古代史和中世纪史。在国别史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跨时代、跨国、跨区域的专题研究;并讨论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演变的统一性、多样性和历史经验;论述了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

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边疆研究所的任务是研究中国古代疆域演变规律,中国历代治边得失,中国边疆安全、稳定、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博士生的兴趣包括中国边疆史、周边国际环境与中国边疆、中国沿海历史与现状、西南边疆史、新疆史与中外关系、中国边疆历史与现状等。

历史理论研究所: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成立于2019年1月。中央批准设立80个,下设11个办公室,其中办公厅1个,编辑部1个,研究室9个。

台湾省研究所:1984年9月正式成立,综合研究台湾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和两岸问题的综合性学术机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台湾省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法律、社会史、文化教育、两岸关系、对台方针政策等。现有科研人员、科研助理和行政管理人员60余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研究人员30人。

(7)经济系(每个研究所为一个科级单位)

经济研究所: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代表了我国经济研究的主流。

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企业管理、会计、金融。下设11个研究室、3个期刊编辑部、2个智库、4个职能和科研辅助部门、9个非实体研究中心。设立产业经济学部、博士后流动站、下属出版社和两家报社;代管三个国家级学会。截至2020年10月,工业经济研究所共有工作人员8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56人;博士70人,硕士13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26人。

农村发展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农村治理、农村组织与制度、城乡关系与发展规划、农村产业与区域经济、农村贫困与农民福祉、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农村财政与金融、土地经济与农村人力资源、农村信息化与城镇化、粮食经济等。

财经研究院:致力于服务党中央、国务院的经济决策,为国家经济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战略咨询和对策建议;致力于长期学术研究的积累,进一步强化学术研究对经济决策的基础支撑作用;致力于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应急性、综合性、长远性的经济问题,提供科学、及时、系统、可持续的研究成果。

金融研究所:主要研究涉及宏观金融、货币理论、银行、保险与资本市场、国际金融、金融风险与监管、金融科技等领域。《金融评论》(双月刊)由《金融》主办,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与评价中心(CSSCI)的核心期刊,也是北京大学的核心期刊。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一流大学列为权威期刊。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是集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机构。是我国引进和发展数量经济学方法的重要先驱,是宏观经济数学模型、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宏观经济政策评价研究的权威机构。

下设9个实验室:经济预测与分析实验室、大数据与经济模型实验室、绿色创新经济实验室、能源安全与新能源实验室、技术经济实验室、数字经济实验室、信息与网络经济实验室、创新政策与评估实验室、宏观政策与评估实验室。下设两个职能部门:办公室和科研部,以及《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现有员工7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人,其中研究员25人,副研究员(编外)22人。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从事人口学、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理论和实际人口与劳动就业问题的研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口理论、人口政策、人口经济、劳动经济、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与人力资源、人口与社会发展、人口分析、人口过程与老龄化、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历史等。有50名正式员工,包括25名高级研究员和编辑。

生态文明研究所:2020年3月在原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基础上更名,是中央批准的第一家专门从事生态文明研究的法人科研机构。生态研究所有7个实验室,2个研究中心和2个国情研究基地。管理1个学会,2个学术研究中心,2个实验室。有《城市与环境研究》(季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年鉴》等期刊和出版物。

(8)社会政法司(每个研究所为一个科级单位)

法学研究所:研究所现有编制120人,下设14个研究室,主要从事对国家法治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意义的学术问题研究,承担中央有关部门交办和委托的研究课题。

国际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设有“五室一刊”,即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和国别法五个研究室,以及《国际法研究》编辑部和科学研究室。目前,国际法研究所共有35名员工,其中包括9名研究员和10名副研究员;

政治学研究所: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和监督中国政治学会、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的具体业务工作。中国政治学会秘书处设在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现有专职高级研究员14名,副高级研究员12名,中级研究员14名。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是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的民族问题专业研究机构。因此,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是平台,人类社会的民族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是研究对象。该院核定编制170人,在职职工156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87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56人,管理人员13人。有58名少数民族工人,分属25个民族。

社会学研究所:是中国社会学的全国性学术研究机构,也是中国最大的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目前有79名员工,包括17名研究员、29名副研究员和24名助理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有许多非物质研究中心,

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以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为基础,深入研究社会发展的社会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设有八个研究室:社会政策、社区发展、社会治理、社会保险、社会风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国家治理)、国家机关运行保障、志愿服务。

新闻传播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承担着我国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对策研究的重要任务。设有六个专业实验室: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实验室、应用新闻学实验室、传播学实验室、舆情实验室、网络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编辑部和综合办公室。该所核定编制为50人,现有在职人员46人。专业38人,其中高中生9人,副高中生12人。经理7人,处级以上干部5人。

㈨国际研究部(每个研究所是一个司级单位)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要从事全球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发展、国际政治理论、外交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治理、国际大宗商品、国家安全和马克思主义世界政治经济理论等领域的研究。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以俄罗斯和东欧中亚地区为研究重点。它成立于1965年6月30日。1966年划归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1981年1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前是苏联研究所,苏联东欧研究所,东欧中亚研究所。2002年10月,改名为现在的名字。目前有员工89人,其中专业人员77人,管理人员12人。

欧洲研究所:是专门研究欧洲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国际关系、国家和地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下设七个研究室:经济研究室、欧洲政治研究室、欧洲法律研究室、欧洲社会文化研究室、国家研究室、中东欧研究室、国际关系研究室。

西亚非洲研究所:目前编制68人,是中国最大的中东非洲学术研究单位和智库。它的前身是亚非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有四个实验室:中东实验室、非洲实验室、国际关系实验室和社会文化实验室。西亚非洲研究所有44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高年级学生12名,副高年级学生17名,中级生14名,低年级学生1名。

(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非洲研究院旨在深化文明互鉴,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治理和发展经验交流,为中非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共同建设面向未来的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拉美所:拉美所是中国最大的拉美综合性研究机构。目前,该研究所的研究重点是拉丁美洲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社会文化和综合理论。

亚太全球战略研究所: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趋势;全球治理机制;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发展趋势;国际热点和难点问题;与国际战略相关的理论和思想;中国的周边环境和战略;中国全面对外战略,现有编制68个。

美国研究所:综合研究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对外关系的国际研究机构。现有54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6人。

日本研究所:专门研究当代日本问题的学术机构和智库单位。研究所人员编制为58人,其中研究岗位42人,研究助理岗位9人,行政岗位7人。内部机构由日本政治、日本经济、日本外交、日本社会、日本文化和综合战略六个研究室和日本杂志编辑部组成。

和平发展研究所:其宗旨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繁荣,努力为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主要任务是围绕世界政治经济趋势、各国发展战略、大国竞争与合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新趋势、新变化、新挑战,围绕关系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努力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业务范围包括承担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提供信息、咨询、研究和决策服务;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赞助相关学术期刊。

(十)马克思主义研究系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该院设有5个研究室,18个研究室。专业技术人员(含资格)127人,其中科研人员106人,科技辅助人员(含编辑人员)21人。专业人员中,高中生34人,中专学生39人,中专生53人,大三学生1人。

中国当代研究所:致力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研究。主要任务是研究、编纂、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收集、编辑有关民族史资料,参与民族史宣传教育,联系、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的民族史研究工作。事业编制100人。目前拥有高级职称17人,副高级职称16人。

情报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主要职责是收集、编辑和报送经济社会综合研究、跟踪分析、预测判断、对策咨询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科研成果,以及国内外重要思想理论观点、重要战略形势和趋势、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为党和国家提供及时的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主要职责是“制定标准、组织评价、检查监督、保证质量”,主要职能是制定和完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标准,承担和协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构建和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诚信网):行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诚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职能。

最后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独特的招聘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聘范围:应届博士毕业生、外埠博士后、拥有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北京市在职居民。其中,国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包括户籍、档案、组织关系仍留在原毕业院校或各级就业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招聘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科研能力强;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基础,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有成熟的学术研究计划,在国内外发表或出版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专著。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

特招程序:报名后,考试分为专业考试和外语考试。根据招聘岗位特点设置具体考试内容,专业考试总分70分,外语考试总分30分。两个分数直接加在一起,形成综合分数。综合成绩60分以上的考生进入业务考察环节。

业务考察:由学会学术委员会和受聘委员会共同召开会议进行业务考察,按照个人陈述、问答、专家评议、投票表决的程序进行。候选人原则上需获得实际到会专家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根据得票多少,按该岗位招聘人数确定下一阶段人选,由单位安排实习。如果票数相同,则以考试成绩为准进行最终排名。

实习:原则上实习时间不少于两周,通过实习确认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决定权:招聘所在院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拟录用人选:综合实习、体检、政审等。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拟聘人选。

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正部级,级别很高。所有下属研究所都是部级,每个研究所都有自主招生权。招聘的最低学历是博士学位。平台,每个研究所都有高比例的高级职称及以上人员。只要能进社科院,都是这个领域的国家级专家,国家级智库成员。有兴趣的医生和医生家长可以详细了解一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俊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