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卖基金(基金卖出技巧)

今天的话题从每个班的一个小伙伴@Cherry开始。

她从2020年开始理财。当初她凭自己的感觉买了几只基金。当她赶上好运的时候,他们都涨得很好。每天看着账户里的钱不断增加,很有成就感,后悔没有多买。

但2021年,赶上结构性行情,她买的几只基金集中在某个行业,表现不佳,账户余额暴跌。她的心情也跌到了谷底。用她的话说,“我打了个酱油”,后悔没有及时获利。

从她的经历中,我们也看到了身边很多朋友的影子。

如何卖基金(基金卖出技巧)

投资基金,大家都希望在高位卖出获利,但是市场的短期涨跌很难预测,很难在合适的时机交易。优秀基金经理的择时交易胜率只有60%+

既然很难选择合适的时机,那么学会基金止盈就很重要了!

及时止盈可以保护收益,避免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坐过山车。

俗话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今天,肖梅将介绍四种更合理的基金获利回吐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如何卖基金(基金卖出技巧)

目标获利方法

即基金收益达到预期目标收益时,全部赎回。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止盈方式。虽然操作简单粗暴,但对于刚接触基金投资的同学来说,省心、省力、无脑。

开始买基金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预期设定一个目标收益率。收益率达到预期目标,你就止盈离场,不贪心。比如你满足于赚15%,就可以把15%的收益率作为获利回吐的条件。

提醒一下,目标收益率不能定得太高,否则可能很难满足获利回吐条件。

既然操作简单,其他方面肯定会有不足。毕竟甘蔗没有两头甜的道理。

赶上大牛市,行情一路上涨,采用目标止盈法只能赚到中间部分;熊市中,市场单边下跌,可能等不到止盈点。

如何卖基金(基金卖出技巧)

如何卖基金(基金卖出技巧)

比例获利法

就是根据收益率的涨幅分批获利。

比如收益率第一次达到10%的时候,可以卖出10%的股份。之后每增加10%的收益率,再卖出10%的份额。也就是说,当收益率达到20%时,再卖出10%的份额,以此类推...

当然,触发获利回吐的收益率区间可以设置不同,卖出比例也可以根据市场表现进行调整。

比如价值基金,波动比成长基金低,获利回吐率区间可以小一些。在成长型基金中,由于波动性,获利回吐率区间也可以设置得较大。

比如在市场震荡的情况下,基金收益很难持续快速的上涨或下跌,波动不会很大。获利回吐率区间可以设置的小一些。牛市中,基金收益持续上涨,获利回吐收益率区间可以更大。

虽然比例获利回吐法的获利回吐收益率区间没有确定的最优值,但参考历史数据,肖梅建议,对于价值型基金或者在市场震荡的情况下,最好按照5%-10%的收益率区间分批获利回吐;或者在成长型基金牛市的情况下,按照15%-25%的收益率区间分批获利为好。

如何卖基金(基金卖出技巧)

如何卖基金(基金卖出技巧)

估价获利方法

就是用估值水平来决定是否止盈。

我们经常听到“低估买入,正常估值持有,高估值卖出”的说法,指的就是估值获利了结法。

当a股市场主要指数的估值水平达到一个高位,比如最近8年估值百分比超过80%,明显太贵的时候,可以卖出一些基金份额来保障收益。估值越高,获利回吐越多。

(估值百分比:基金的当前估值,以百分比表示,在历史估值中排名。价值越大,当前估值越高。)

具体来说,指数基金可以参考其跟踪的指数的估值。对于行业分散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可以参考中证指数和上证指数的估值水平。

估值获利回吐法也有弊端,因为参考的是历史百分比,实际操作中难免过于死板。

牛市估值一路上涨,很难准确,只能赚一部分。如果是熊市,估值会一路下跌,浮盈可能会变成浮亏。

如何卖基金(基金卖出技巧)

负债收益比取利润法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股债比。

从字面上看,它是股票收益率与债券收益率(一般为10年期债券到期收益率)的比值。

比率越高,股市收益率相对于无风险收益率越有吸引力,股市越值得投资。

许多投资者认为,这个指标几乎可以完美地判断市场的顶部和底部。

资料显示,a股历史上几次牛市顶部的股债比在1.5-1.6左右。

所以,保险起见,当股债收益比在2以下时,就要开始分批获利了结。比如,当股票与债务收益之比依次达到2、1.9、1.8、1.7时,可以获利一次。

从股票中获利的法则也有局限性。毕竟,股市的牛熊周期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改变。采用股债获利了结方式,只能抓住一些中间波动较大的机会,很有可能无法实现获利了结。

总结了以上四种获利回吐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各自的局限性后,可以看看下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何卖基金(基金卖出技巧)

一般来说,没有确定的最佳获利回吐策略。任何策略都要看市场未来如何变化,但市场很难预测。

不要指望卖到最高点或者赚到所有的利润,谁也做不到。一个被认可的可以坚持操作的获利回吐策略才是最优解。

如何卖基金(基金卖出技巧)

如果有必要,你可以随时发私信。大家一起多交流内容,关注各班小金库,每天获取最新测评信息!

-结束-

本文旨在传播信息,普及金融科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独立的投资判断。*部分图片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丁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