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主校区(浙江大学各个校区简介)
在钟灵郁秀秋实花园
七个校园的七种风景
回忆一下。
各地的建筑和雕塑各具特色,魅力深远。
恰逢浙江大学125周年校庆。
小哲赠送了一张深受师生和校友欢迎的卡片。
地标或雕塑景观的“定妆照”
以及简单易用的拍照策略。
请检查一下
紫金港校区
南门
紫金港校区南门是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正门,位于贯穿紫金港校区南北的中轴线上。其造型以开放为特点,融合了中西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浙大的精神气质。
打孔策略
站在唐宇航河的对岸,镜头由远及近。南门和“求实创新”的校训,结合了你对“入门”的最初认知;站在校园里拍出来,象征着通向未来的鲜花大道,见证着每一个自信的你的成长与蜕变!
求是讲堂
求是讲堂位于紫金港校区的西面,西临中央湖的南面。其设计融合了求是书院的文化元素,体现了正殿、厢房、走廊的古建筑特色,因地制宜地结合了校园的自然地形和水系。目前是学校重要会议、学术交流和礼仪活动的场所。既是彰显文化底蕴的特色建筑,也是深受师生欢迎的拍照打卡点。
打孔策略
席地而坐,报告厅尽收眼底;放大,面朝太阳,留下美好的影像,配上秋实讲堂特有的牌匾,也是不错的选择。
基本库
浙江大学基础图书馆位于紫金港校区奇珍湖畔,占地21000多平方米,主要收藏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教学参考书。图书馆藏书约80万册,是师生感受书籍魅力的首选。
打孔策略
在基础图书馆的台阶下和伙伴背靠背站着,或者沿着台阶慢慢走,在这座地标建筑前留下清凉沙沙的青春照片。
古籍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图书馆位于紫金港校区西部,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馆藏包括古籍、新装订书籍、大型文献(影印古籍)。古籍总藏书量18万余册(2000种善本2万余册)。收藏的古籍从宋代开始,一直到民国,其中宋版1部,元版5部,明版700余部,西文善本2000余部。
打孔策略
以独特的墙面为背景,仿佛走进了跨越千年的浙大图书馆;在古籍馆前驻足转身回眸一笑,那是学习文化知识后的满足感。
月牙楼
月牙楼外观独特,充满浓郁的人文风情。建筑内部充满了人文气息。楼里有活动公告板,上面贴着学生对学习的感受和学科最新前沿信息,有时还能看到学生的作品展。
打孔策略
站在马路对面,以月牙屋为背景,或站或坐;也可以稍微降低飞机座椅,以沈霞广场的夏花为前景,呈现慵懒随意的夏日风情。
一栋建筑
建筑中间,暖橘色的钟楼在冷飕飕的晨光或温暖的暮色中,被温暖包裹,散发着霞光和余晖。钟楼的指针日夜不停地走着,提醒着浙大人不辜负时光,付出巨大努力。
打孔策略
站在钟楼前的马路中间,或者裙楼的走廊里,光影、红砖、白墙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优美的青春之歌。
玉泉校区
正门
始建于1957年的玉泉校区校门,以校园教学区的中轴线为对称轴。校门的门墩高6米,用干挂花岗岩石装饰,上面镌刻着浙大校训“求真创新”四个大字。校门造型简洁,气势恢宏,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门面”。
打孔策略
和朋友一起散步,前门有打卡照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你也可以缩小,让花儿、绿树、校门都纳入青春相册。
图书馆玉泉分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玉泉分馆建成于1982年。背靠老鹤山,位于教学组团中轴线末端,面积25000平方米。博物馆的收藏包括约142万册书籍、期刊、报纸、会议文件、缩微资料、光盘和其他文件。
打孔策略
捧着书和同龄人交流,抓拍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也可以坐在台阶前,有自己“胸中有沟壑”的骄傲。
比如竺可桢
竺可桢于1987年4月建成,位于玉泉校区中轴线西端。铜像高3.2米,净重2.5吨。它是由黄铜制成的。竺可桢校长是浙大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时期,他为了保存中华文化血脉,带领浙大师生西迁,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办学历史。
打孔策略
和朋友一起,在毕业前的朱老校长雕塑前合影,谈谈四年来你学到了什么,回答“你在浙大做什么?”“你将来毕业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两个跨度中空的问题。
西校区
图书馆西溪分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西溪分馆,位于西溪校区主轴北端,是整个校园的视觉焦点和地标。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干净、质朴、朴实的外表下,蕴藏着深厚的人文魅力。
打孔策略
站在图书馆前的花园小径上,可以将图书馆尽收眼底;如果你靠近一点,你可以把“图书馆”的题词敲进去。
世纪广智雕塑
世纪之光雕塑位于学校大门和图书馆中轴线之间。这座雕塑于1997年5月3日完工,是百年庆典的标志性建筑。主体由数字“100”组成,顶部像一只展翅的小鸟和一本打开的书,象征着浙大的百年征程和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打孔策略
侧身站在“世纪之光”雕塑前,面向太阳的方向,微微抬头,让雕塑的主体成为未来助你遨游天空的“翅膀”。浙大人在努力,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之江校区
光华法学院图书馆
光华法学院的图书馆位于二龙头神思堂和杜克堂之间的山坡上。整体建筑风格典雅纤巧,体现出一种恬静细腻的风格。上窗两侧砖柱精致,加上水泥窗台和过梁,加强了建筑的稳重感和层次感。图书馆内部设施精良,静雅舒适,可容纳500多人。
打孔策略
爬上古图书馆前的楼梯,身后留下曼妙的身影,传递着对知识殿堂的憧憬和向往。
钟塔
钟楼是由当时中国著名的出版家、金融家、《申报》总编辑、已故校董石先生的家人捐赠的。它位于第二主校区轴线的起点,从校门升起。钟楼最初被命名为通怀堂,也被称为经济大厅。屋顶平台可以俯瞰校园全景和钱江潮的水面。钟楼上旋转的指针和悠扬的钟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雄心勃勃的学生。
小礼堂
小礼堂位于图书馆的西南侧,是一座哥特式建筑,石头砌成,绿树成荫。它兼具教堂和礼堂的功能。小礼堂内部典雅华丽,欧式华丽的吊灯、石墙、圆拱门,让人仿佛置身于神秘却又壮观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教学主楼
主教学楼,也被称为“神思堂”,建于1911年2月,面对汹涌的钱塘江,背靠雄伟的王琴。主楼前有两棵大樟树,已有200多岁了。放置在道路两侧的两尊石虎像是在神思堂土建时出土的,据考证是南宋遗物。神堂是之江校区首批建设的八栋建筑之一,也是唯一的教学楼。
打孔策略
站在主楼门口,罗马风格的圆柱和红墙会成为独特的背景;也可以倚着专栏,在江枫的影响下,沉思“浙大人”的使命与责任。
华家池校区
华家池市北
华家池石碑,位于华家池东侧,竖立于1992年2月。华家池的名称始于明朝初年,有中国姓氏的人在此居住,因而得名。1924年春,浙江大学农学院从笕桥迁到这里。华家池石碑上绿色的“华家池”是对这段历史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打孔策略
站在花家池石碑前,微微望着远处的晨光,身后是波光粼粼的小河和水池,美不胜收!
奔腾广场
在华家池校区,奔腾广场就在曲桥的北面。广场中央有一个喷泉。喷水时,水有几十米高,非常壮观。喷泉背面是青田石雕艺术品——两匹巨型花岗岩奔马。远远望去,两匹巨马并肩腾飞,象征着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两匹巨马、升旗台、喷泉池构成广场中轴线,景色对称分布。流水的静止与奔腾的气势,动与静,相得益彰。
植物园
浙大华家池植物园正门对应华家池画廊,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植物园。目前,园内共有植物170科15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60余种。园内植物郁郁葱葱,郁郁葱葱,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花园”。
舟山校区
海洋学院图书馆
海洋大学图书馆占地6340平方米。穿红墙,静心听浪,陶冶海洋人的学术情怀。开放的图书阅览室和密集书库,拥有近15万册图书,427个阅读座位和三个学生团队学术讨论区。他们是浙江大学第一个采用RFID技术的分馆。
打孔策略
在几何线条清晰简单的图书馆里,和同学朋友约好一起记录漫长的学习时光。
乌尔姆大教堂
塔的景观造型取自大海领航的灯塔,凸显舟山校区的“海洋”特色。它矗立在校园中心的山丘制高点,与山脚下平静的湖水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塔影、鹭声、水天一色的美丽画卷。登上观景台,南望东海,北望整个校园,意犹未尽。
打孔策略
站在景观塔下和朋友合影,或站,或坐,或站在围栏边,任何一个镜头都已经是一鸣惊人。
小薰工坊
校训广场采用飞升石牌坊结构,四柱直立,三开,意味深长,引人入胜。顶部镌刻“求实创新”的校训,两侧镌刻对联,展现了浙大校训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打孔策略
校训广场庄严肃穆,有一种包容的宏大氛围。这是拍集体照的好地方。和同学相约校训广场,让青春飞扬!
宁思阁
宁思阁,位于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中庭,是一座榫卯原木打造的仿古阁,是整个校园建筑的点睛之笔,维系着浙大人对强图的夙愿。
北纬30度零度线
北纬30°线及其附近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许多世界奇观和历史之谜。它贯穿四大文明古国,串联起世界上已知的最高峰和最深的海沟...北纬30度00分00秒。这条神秘的平行线贯穿了整个舟山校园,激励着我们走向那遥远的大海,探索未知的世界。
打孔策略
在地标雕塑前随意驻足,双手背在身后,微笑着向前看。画面充满了青春的张力。
海宁国际校区
学术报告厅
学术报告厅是整个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包括可容纳800人的报告厅、顶层展厅和观光廊。报告厅主楼位于4.5米高的平台上,有两个主入口,南入口通过半圆形楼梯与方圆广场相连,北入口直通中央湖,将学术活动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学术报告厅的整体造型采用了比较纯粹的圆形体量,四周是简洁的柱廊。
打孔策略
无论是坐在台阶上,还是一起自信地对着镜头挥手,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都被定格得如此美好。
钟塔
钟楼是整个校园的制高点和地标。通过螺旋楼梯或电梯到上层平台,可以俯瞰整个校园,俯瞰城市景观。黄铜坡屋顶的顶端配有浙江秋实鹰标志,在市内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
打孔策略
以钟楼为背景,或干脆在口袋里拍一张单人照,或低头看自己的道具和鲜花,画面充满浪漫气息。
国际联合学院图书馆
联合国际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9609平方米,呈八角形,穹顶设计,造型古朴典雅。图书馆有600多张阅读台,藏书8.8万册,外文文献占三分之二。一楼提供综合服务和一个咖啡吧,二楼是自然科学藏书,三楼是人文社会科学藏书,有创新研讨会空室。它是中国第一座获得LEED白金绿色建筑环保认证的单体图书馆建筑。
长桥
国际校区在建设时,充分利用了建设用地周边优越的自然资源,将水系引入校园并重新整合,形成了独特的“以水为脉,以岛为核”的校园规划理念。它有一个占地约90亩的中心湖面,一座15孔的长桥沿湖面中轴线横跨其上,造型典雅,镌刻着校园建设的发展史。
打孔策略
坐在草坪上,让摄影师把后面的钟楼和长桥一起拍进镜头。如果拍摄角度稍微低一点,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校园标志打卡照片。
现在是毕业季
我们也会开通这条推文。
校园地标景观的一部分
图片版权
给大家留作纪念
如果有必要的话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或者点击这里。
输入取款密码:1897
自己下载
在生机勃勃的夏天
约上你的小伙伴。
拿着这本指南。
拿起相机。
用镜头记录125年的浙大!
总策划:周怡莹
及后期摄影:|王乐妍|开心就好|小飞东|孙|卢强|部分图片来自舟山校区和海宁国际校区。
出场:陈永南丁建兰霍胡一伟欧阳雨萱吴王奕程徐汇肖朱文接柯奇张晓彤
部分来源:浙江大学游客中心
文案:周怡莹|肖雯,浙江大学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今日编辑:何伟|浙江大学梅地亚中心学生记者团苏静怡入住荣泽。
编辑:马|周怡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陈俊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