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的全称(cpdd的全称)

新华社南昌3月16日电题:回望炊烟,这是我们向往的“CP”。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赖星娜塔莉

“CP”是近年来网络上的热词,其全英文名称“Couple”意为“夫妇”,在网络上引申为“组合、配对”。它突破了“次元墙”,在综艺节目乃至日常生活中广受欢迎。

很多年轻人不明白的是,100年前,“CP”,即“共产党”的简称,是当时的热词。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很多有志青年的志向就是加入“CP”。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革命的道路上携手相爱,演绎了百年后令“夫妇”感动和向往的浪漫真情。

因为信仰,海誓山盟更加壮丽。

给我的心上人,李小姐。

"致我亲爱的李小姐"(对我的心上人李小姐)

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过得开心。"

cp的全称(cpdd的全称)↑图为陈向赠送贺卡。(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提供)

cp的全称(cpdd的全称)↑图为陈赠送给的贺卡封面。(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提供)

这张贺年卡写于99年前,现藏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封面上,有一个女性操作员的头像。在底部,有四个金色的大字“祝贺新年”。卡片中间用绿毛线固定,内页用漂亮流畅的英文书写。

发信人陈,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戴着眼镜的他,英俊潇洒,不像看上去那么文弱。

在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中,黄洋界战役被誉为“黄洋界上枪炮声,敌人夜逃”,陈就是在前线指挥战斗的人。

1928年,陈、等人指挥两个连击退敌四个团,守住井冈山大本营。那一年,他才23岁,黄埔军校毕业不到两年。可谓“出道巅峰”。

cp的全称(cpdd的全称)↑陈和的合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

由于连年动乱,陈和女友被迫分居两地。像今天的异地恋男女,他会在一封信里向女朋友表白:“我也经常看到一群群的女同学,但是我心不动……”

他来回给李志强发了54封信,就像在情人耳边说情话一样-

“你不要老想着我,你在革命中努力,你真的爱我。至于我,我会永远爱你。”

“我的灵魂,我的宝贝,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没有天赋。亲一下就好了!”

1929年,当陈受伤回到家乡休养时,他终于和心爱的姑娘结了婚。但没过多久,他就告别了妻子,重返战场。

在高山难跨的时候,连交流都成了奢侈品。1931年,李志强终于收到了丈夫的一封信,这是一本“无字书”。

原来,陈和她约定,如果他死了,就请人给她寄一封信,不写任何字。他死时只有25岁。

没有人天生勇敢,陈心里暗暗难过。“我怕别人笑我没有革命勇气,不敢哭”,但他知道,只有自我牺牲才能“建设一个光明的国家”。

丈夫去世后,李志强仍然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些信件。1983年,李志强病逝于北京。后人遵从她的遗愿,将她和丈夫一起安葬在井冈山。

等了70多年的“etc”二字。

cp的全称(cpdd的全称)↑图为池宇华。(资料图片由兴国县委宣传部提供)

有人说,爱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一起。

但在战乱的岁月里,从头到尾有很多爱,只有一个字“等”。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在《长征——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粤赣边区的军事统帅李彩莲也死了。没有人知道他死亡的具体时间和情况。”

李彩莲,江西兴国人,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结婚的第三天,他离开家去参加革命。妻子迟玉华有一次步行五六天到甘南宁都,就是为了和丈夫相聚。

临别之际,李彩莲对她说:“如果有人说我死了,你不要相信。记住,等我。”

一句叮咛,支撑着迟玉华走过了此后的70多年。

日复一日,她盼望着那扇门。一个鞠躬,一个托举,都是岁月的沉浮。一个木质的门槛,刚从一个缺块的凿槽里踩出来,就像一弯残月。

1934年秋,中央红军主力李彩莲长征后,留在斗争中,任中共苏区中央支部委员。

听说丈夫在瑞金打游击战,迟玉华翻山越岭去找,但到处都找不到。但她一直记得丈夫的叮嘱,伺候婆婆,把李彩莲的弟弟妹妹带大。

在漫长的等待中,她经常在一面锈迹斑斑的旧镜子前梳妆打扮,这是丈夫留下的唯一爱情信物。只是镜中人变成了霜。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才得以确定李彩莲于1935年死于瑞金桐柏山地区。这是一场突围战。年仅22岁的李彩莲被汉奸杀害。

2005年,迟玉华去世,享年94岁。因为“等”字,没有人知道这位等了70多年的老人死前在想什么。陪伴她的是那面被岁月斑驳的老镜子。

她的墓碑面对着山,俯瞰着村道。

你的名字是我读过的最美的情诗。

cp的全称(cpdd的全称)↑图为方志敏。(中国照片档案馆提供)

cp的全称(cpdd的全称)↑图为缪敏(中)。(方志敏纪念馆提供)

“好吧,我想把我名字里的‘民’字送给你。”在电视剧《可爱的中国》中,方志敏告诉他的新婚妻子苗希希(缪敏饰),她身无分文,只有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

比剧中情节更浪漫的是,方志敏后来给妻子取了“李”这个笔名,和自己的笔名“李香松”又是一对,两者都有吉祥如意的意思。

他们没有鲜花或钻石戒指,但有大量的篝火和烟雾。革命者的爱情之所以特别浪漫,是因为他们可以为对方抛弃很多世俗的欲望,甚至可以舍命。

方志敏夫妇在赣东北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他们都喜欢唱歌跳舞,戏剧,有时下班后还会一起排练节目。

1932年,敌人的“围剿”愈演愈烈。那年冬天,他们唯一的女儿梅方出生了。缪敏在转移过程中弄断了脐带,然后把这个哭得像小猫一样的女孩送到她家乡的寄养家庭。

当方志敏最后一次见到女儿时,她哭了,抱起两岁的梅方,又亲了她一口。转身,就是告别。

1935年1月,方志敏在白雪皑皑的怀玉山不幸被捕。不久,缪敏也落入敌人手中,被关押在南昌女子监狱,该监狱与她丈夫关押的地方只有一墙之隔。

中国成立后,缪敏和他失散十多年的女儿们终于见面了。梅方21岁生日时,缪敏送给她一份“迟到”的成年礼——可爱的瓷器。

这是女儿第一次接触到父亲的文字,也渐渐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要把最爱的人抛在身后。

答案写在我父亲的手稿上:“共产党员——这是一个非常高尚的称呼。我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是多么自豪啊!从此,我直到生命的一切都交给了党。”

1977年,方志敏的骨灰在南昌梅岭隆重安葬。但是缪敏等不及这一天了。就在下葬仪式前一个月,这位与丈夫并肩作战的革命者去世了。

cp的全称(cpdd的全称)↑图为梅方伏案写作。(梅方亲属提供)

今天,他们的女儿梅方已经快90岁了。有时在睡梦中,她会梦见父母对她微笑,希望她幸福地生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金原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