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是哪个省的城市(温州城是干嘛的)
文/市情报局原创出品,欢迎关注!
2016年常住人口被杭州超越的温州,如今面临着来自宁波的强大挑战。2021年浙江省主要人口数据公报显示,温州常住人口仅增加7.21万人,远低于杭州(21.68万人)和宁波(13.97万人),更低于嘉兴(11.51万人)。杭州之后,浙江第二个千万人口城市是谁?
从曾经的浙江“人口第一市”到现在连“老二”都保不住。温州怎么了?
曾经的辉煌
地处浙南山区的温州,重男轻女观念突出,长期以来是浙江省的重灾区。改革开放后,随着“温州模式”的兴起,温州一度成为中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大量的流动人口加上本地的存量人口,让温州成为浙江“人口第一城”。
200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温州常住人口达到756万人,比杭州和宁波分别多67.89万人和159万人。2010年,温州人口率先突破900万,继续位居浙江第一。按照当时的发展趋势,温州有望在“十三五”末成为浙江首个千万人口城市。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从2011年开始,温州人口开始低速增长。2016年,温州人口增长和常住人口总量双双被杭州超越,保持多年的浙江“人口第一城”失守。
到2021年,温州和杭州的人口差距已经拉大到256万。更糟糕的是,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三年后宁波常住人口将超过温州,温州的排名将退居第三。
自废武功
那么,温州的人口问题在哪里?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5年,除2009年外,温州常住人口数量均高于杭州,居浙江首位。从人口增长来看,从2011年开始,温州流动人口开始低速增长。2012年温州只增加了1.3万人左右。此前,温州人口增长普遍超过10万人。
2014年,温州人口出现了可怕的负增长。当年总人口减少近13万,常住人口总数低于2010年“六人人口”数据。那么,这期间温州发生了什么?2013年,温州大力开展以“减员增效”为核心的综合整治行动。
那么,什么是“减员增效”呢?通俗地说,就是用行政手段驱逐低端产业和人口。减员后,温州鹿城区双屿街道外来务工人员从一开始的34.8万人下降到2014年6月的25.7万人。同期,龙湾区和瓯海区的流动人口也大幅下降。
2016年,温州成立“三改一拆”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全市开展“大拆大建”专项行动。短短一年时间,温州拆除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1667万平方米,处置违章建筑1400万平方米,相当于拆了半个城市。
对温州的产业和人口“一刀切”,无异于“自废武功”。当城中村被大规模拆迁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温州开始缺乏廉价的出租房,以至于房租等生活成本上去了,最后“恶果”很快显现。
2017年,温州监管企业从业人员比上年减少1.72%,2018年继续减少3%,2019年1-5月又减少1.8%。“七人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温州人口仅增加45万,居浙江倒数第二。从增长率来看,2000年至2010年,温州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9%;从2020年到2020年,温州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48%,增长率下降了75%。
剔除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温州的流动人口在过去10年基本处于净流出状态。同样的时间维度,杭州和宁波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后,两市人口大幅增加。
例如,杭州已经连续六年人口高速增长。2017年,杭州常住人口猛增28万人,2018年增加33.8万人,2019年增加55.4万人,2020年增加57.6万人。2021年,杭州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将温州远远甩在身后。
失去的十年
过去十年,温州人口出现增长危机,与温州经济一脉相承。温州“大拆大建”之后,是否迎来了一次大建设大美?不完全是。2017年,温州对过去的政策矫枉过正,不再提“减员增效”,效仿杭甬出台一些人才政策。
但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吸引人才的效果并不理想。不仅外地人才不愿意来温州,就连温州人也开始走出去。数据显示,175万温州人在中国其他地方创业,温商在商场上叱咤风云,但温州并不是他们施展聪明才智的大舞台。
虽然温州近年来一直在倡导“温商回归”,但真正回归的温商企业屈指可数。而那些已经回归的温商项目,其实并没有把真正的核心业务放在温州,所谓的回归也不过是逢迎和回乡。
产业转型成功了吗?除了电气、鞋业、服装、汽配等行业,今天的温州还能提供哪些新兴产业?学人家一线城市玩“龙腾换鸟”。笼子是相当自由的,但是新的鸟不会飞进来,但它们最终是孤独的。
温州不仅远离长三角核心区,也不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随着10年的经济损失,温州与杭州、宁波的差距逐渐拉大,曾经的浙江“铁三角”变成了“杭甬双城记”。
不仅如此,温州可能连浙江第三城都保不住。嘉兴,这个曾经的浙北小城,正在奋力向浙江第三经济大市发起冲刺。2014年以来,浙江赋予其全面对接上海“桥头堡”的使命,嘉兴经济一路发展,多项经济指标跃居浙江前三。
2021年,嘉兴工业总产值达1.33万亿元,位居浙江第三,工业增加值是温州的两倍。从产业体系来看,嘉兴已形成微电子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三大增长引擎。
此外,嘉兴实际利用外资117.5亿美元,居浙江省第三位;我们引进了26个上百亿的重大工业项目,95个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249个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工业项目。
2021年,嘉兴市第九次党代会再次强调,到2025年,嘉兴GDP达到1万亿,挑战温州不言而喻。随着嘉兴的崛起,一场浙江第三城争夺战悄然打响。浙江第三次城市洗牌!嘉兴抱上海大腿,吹响了赶超温州的号角
城市信息社:专注城市经济领域,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陈熙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