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工作好做吗(逾期了怎么协商还款)

资料来源:第37重案组

(原标题:51信用卡被指暴力催债,背后“催收江湖”)

10月21日晚,杭州警方向社会通报,51信用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51信用卡”)被立案调查。经初步调查发现,“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用恐吓、骚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

10月22日,新京报记者搜索发现,涉事产品为其“51人个人贷”,此前已被多次投诉。一位用户告诉新京报记者,还款前会被电话骚扰辱骂。此外,该应用程序还会读取用户的通讯录,并呼叫用户的其他相关联系人来讨债。“我自己的领导都接到过催债电话。”

同一天,“51信用卡”CEO孙海涛在微博上承认在与借款人沟通过程中存在过激行为,称这是由于公司管理不完善,尤其是对合作公司的培训和监管不够,并为此道歉。

对于催收外包的处理,“51信用卡”22日下午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公司已于今年7月底终止所有催收外包,未来催收工作将严格合规开展。”

据杭州警方通报,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还款前持续电话骚扰,被指暴力催收

10月22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一位“51信用卡”用户。他介绍,涉案产品是“51信用卡”APP上的嵌入式产品“51个贷”。”你可以通过点击信用卡专用应用程序来查看这个产品.

根据用户介绍,使用“51信用卡”APP时,需要点击相关授权许可。“点击后才能使用这个应用。”

一名受访者声称遭到暴力征集。他回忆起账单到期时,他忘了还款。客服打电话提醒,他承诺当天下午3点前还款。没想到,从下午1点开始,催收电话就不断打来。“不还钱就打你通讯录。”

仍在使用“51信用卡”APP的范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多次被“催收”的亲身经历。

范先生在山西太原工作。2017年,他看到“51信用卡”的宣传介绍后,考虑到利率较低,于是在“51信用卡”APP上使用了“51个贷”产品。现在还在用。“没有办法,利息还没还清。现在不用,就打电话,”范先生无奈地说。

范先生说,他有过信用卡逾期两天不还的经历。“因为公司的资金没到,所以没有还钱。当时我还跟催收人员说,几天后愿意承担相应的利息和手续费,但是被拒绝了。”

范先生回忆,每次还款前,他都会接到电话,“态度特别强硬,让你马上还钱。”范先生手头比较忙,就和客服人员确认还款时间是下午3点,然后挂了电话。让他没想到的是,下午1点,电话又响了。

范先生挂断电话后,会接到全国各地的电话,“不断骚扰你。”“他会想尽一切办法联系你,但他不会等你接电话。一响之后,他就会开始给你认识的人打电话,打给他们。”范先生解释说,在开始使用产品之前,用户会填写紧急联系人。

催收工作好做吗(逾期了怎么协商还款)范先生不断收到电话号码,显示为全国各地的“收款”电话。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利用用户通讯录催债,发送虚假“听证通知”

“催债人还会从通讯录里选择我的亲戚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们,我该还款了。”范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开始使用之前,会进行用户认证。“你需要点击授权,他就会读取你的电话通讯录,包括你的位置。不授权就不能用。”

他补充说,一般来说,催款人会先给紧急联系人打电话,然后再给通讯录里的其他亲友打电话,“比如你的亲戚、朋友、有评论的同学,甚至知道你经常和频繁打电话给谁,然后再给他打电话。”另外,范先生说,催收人员会冒充国家官员,发一些短信。

用户陈先生称收到了《听证告知书》,并无此事。他提供的催收短信截图显示,标题为“开庭通知”,要求其到庭参加庭审,并告知“法院函及相关协助函、传票已送达住所地公安局、村(居)委会”。

催收工作好做吗(逾期了怎么协商还款)陈先生收到了“开庭”短信。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先生去法院查询后,得知没有法院信息。陈先生说,因为这件事,他的家人都吓坏了,怕留下不良的诉讼记录。目前欠平台方的钱已经归还,已经停止使用该产品。

新京报记者从杭州市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51信用卡”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发送相关催收短信的情况属实。

新京报记者联系了三位“51信用卡”用户,他们都曾经或正在使用“51个贷”产品,都有讨债经历。

新京报记者搜索发现,“51信用卡”已被多人投诉。其“51个贷”在“聚投诉”上有4000多条投诉。投诉包括收取高额利息、辱骂、通讯录轰炸等。

针对用户指控“51信用卡APP获取并使用个人通讯录信息”一事,10月22日中午,“51信用卡”在HKEx发布公告,澄清集团所有个人信息采集均为合法用户授权,不存在未经用户授权非法窃取信息的行为。

催收工作好做吗(逾期了怎么协商还款)记者搜索发现,“51信用卡”下的“51个贷”,在“聚投诉”上有4000多条投诉。网站截图

“51信用卡”承认管理不严,行为过激。

10月21日晚,杭州市公安局通报,今年9月以来,杭州警方接到上级部门线索。结合日常工作,他们发现“51信用卡”涉及大量各地的异常投诉。经初步调查发现,“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用恐吓、骚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10月22日,“51信用卡”CEO孙海涛发布微博称,此事件是由于公司管理不完善,尤其是对合作公司的培训和监管不足,导致在与借款人沟通过程中出现过激行为,对借款个人造成伤害,并对此表示歉意。

孙海涛表示,目前51的核心管理层全部在职,51的信用卡管家、51的个性等核心业务运行正常。在后续的经营活动中,我们将自觉、认真地接受政府的指导,严格遵循上市公司的运作规则,进一步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杜绝一切不规范的第三方合作,确保与各合作方的良好沟通与合作。

关于催收外包的处理,“51信用卡”22日下午向记者透露,“公司已于今年7月底终止所有催收外包,未来催收工作将严格合规开展。”

“51信用卡”还表示,公司将严格合规经营,所有投资人和借款人将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反对任何借款人恶意逃废债务。

“51信用卡”官网显示,公司业务涵盖个人信用管理服务、信用卡技术服务、网贷撮合和投资服务。旗下拥有“51信用卡管家”、“51个人信用”、“51个人信用”等app,覆盖用户过亿。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51信用卡实现营收14亿元,调整后净利润3.09亿元。

暴力催收难禁:招聘市场火爆。收藏者两头吃就能赚一万。

为什么江湖难禁暴力?

新京报记者以“收藏”为关键词搜索招聘信息发现,收藏家招聘市场依然火热。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10月21日至10月22日,杭州地区关于招聘、征集工作人员的信息就有30余条。其中,“51信用卡”所在的杭州恩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在10月22日发布了催收支持的招聘岗位,月薪6000到10000元。

藏家王军(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很多藏家“两头吃”。“和客户签订委托书后,催收时他们(债务人)可能钱不够,这是最头疼的。有时候比如债务人欠了100万,但是拿不到钱就找债务人要10万,保证以后不骚扰他。”

税前工资5000-10000元以上。

目前藏家招聘市场依然火爆。

位于风暴中心的“51信用卡”杭州恩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在10月22日发布了催收支持的招聘岗位,月薪6000到10000元。其工作内容包括规划设置催收业务系统,优化与催收业务相关的各种管理方式,办理催收专用账户,处理特殊流程(如律师函)。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根据招聘网站给出的薪资标准,一个催收员的税前工资大多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相比较而言,上述“51信用卡”招聘的薪资在行业内属于中等水平。

一位从事催收行业的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正规催收公司在催收过程中一般比较注重语言,不存在暴力催收的情况,但也可能会打电话给债务人的亲朋好友,告诉身边的所有人,他的债务没有还。这样对债务人施加了一些舆论压力,让他觉得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欠债行为,觉得自己没有脸还钱。但是暴力和涉黑催收正规公司不敢做。

“催收三阶段”:来电理论、短信威胁、律师函。

已经收藏的王茜告诉记者,根据他个人的经验,收藏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电话委婉地告诉你一套自己的威胁论;第二阶段,短信威胁,就是打死你;第三阶段,正规公司会给你发律师函,而非正规公司会开始伪造律师函。”

王茜透露,现在很多借贷公司会收集名单,然后将其分成极高的名单,因此收集者往往会不择手段。“对于这种短信,运营商从去年就开始禁止了,这些催收员也开始发邮件了。有的运营商不让打,就找别的渠道打。”

据了解,近期的“扫黄打非”行动,让暴力催收的情况有所降温。王茜告诉记者,福建广州有很多催收公司,每次催收都会编辑一条上门信息,上面写着催款单、燃油、酒店、食物。“有时候贷款人给催收公司催收5000元,催收时催收人员会向债务人索要5万元。”

至于收藏家的选择,王茜说,收藏家很少去农村收钱,他们喜欢在城市收钱。相对来说,南方城市上门收更普遍,北方地区城市相对较少。“比如西北几个省份扫黑除恶力度比较大,收藏者比较害怕。更有甚者,很多收账人本身就不干净,甚至用收的钱来还债,所以害怕警方查处。不过总的来说,由于除恶,今年暴力催收的已经很少了。”

有的收藏者“两头吃”,暴力收藏被归为“软暴力”

王的孩子今年六岁,离开收藏界正好六年。“过去,最主要的索要账号的手段是威胁。”王军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喷漆和恐吓信是常用的催收方式。“即使是24小时跟踪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他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一直跟着他。”王军说。据其介绍,客户需要找催收人员时,双方会签订委托书,写明提成等事项。”这个佣金大约是30% .

此外,他还告诉新京报记者,很多藏家“两头吃”。“和客户签了委托书后,催收时他们(债务人)可能钱不够,这是最头疼的。有时候比如债务人欠了100万,但是拿不到钱就找债务人要10万,保证以后不骚扰他。”

另一位相关人士表示,收藏者对相关法律法规非常熟悉,收藏行业也有底线,那就是“要钱不要命”。“出了事,不仅钱拿不出来,人还得被警察拘留。”该人士表示。王军也说过“要钱得不偿失”。他提到他有一个同事,因“背上性命”被捕。

上述两人均表示遇到过被采集对象报警处理的情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桐(化名)因催收队多次暴力上门催收,被迫报警。“堵塞钥匙孔,破坏开关,等等。,都经历过。甚至有一次,我家的门被他们拆了,扔到楼下。”为此,他接受了辖区警察的建议,在楼道里放置了铁防盗门,“为了拖延时间,直到警察到来。”

但是,王军说。“警察拿我们没办法,因为这是民事纠纷,归法院管。只要动作适度,警察管不了。”

一位曾参与打击催收团伙的警方内部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了王军的说法。“因为大部分催收都是民事纠纷,很多时候即使报警,警察往往也只是劝阻,不会过多介入。”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两部委、一高发布的《关于办理“软暴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软暴力”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实施骚扰、纠缠、寻衅滋事、聚众造势等行为。在他人身上或者在相关场所,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害他人的行为。行业告别了野蛮生长的时期。

伴随监管部门明确态度的,还有警察执法的边界。警方内部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根据该意见,这种讨债行为现在定义为软暴力,警方会介入,一度集中打击一波。“实际办案中,对于有组织犯罪团伙,暂定为涉嫌黑恶势力。”

银行是很多催收公司的主要客户之一。

“银行是许多收款公司的主要客户之一.”上述收藏界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

10月22日,在银行工作的陆女士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银行催收根据不同情况处理不同。“如果对方长时间不逾期,是放贷负责人来催收;长期逾期的,由催收员统一电话催收;如果电话催收无效,去对方具体的公司,或者个人共有的公司上门催收;如果这些方法都不成功,可能会外包给第三方专业催收公司进行催收。据我所知,很多大型金融机构都有长期合作的第三方催收公司,外包公司会拿到一些返点。银行和催收公司不会轻易起诉债务人,因为如果债务人被起诉并被判入狱,他们将失去经济来源。银行和催收公司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已被催收的王茜(化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银行自己也有催收,但现在大部分银行都把催收业务外包了。“因为政策原因,银行不敢冒险”。

“有些催收团伙还会购买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在市场价格大概是不良资产的20%到30%。他们(催收团伙)甚至会寻找陪标以超低价格获取不良资产,然后通过喷字、贴纸条、放炮等方式进行催收。”上述警方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金楠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