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论坛自主择业(2022年解放军加薪)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韩冬冬等责任编辑:康哲
这个冬末,在未来的春天,我们将迎来2018年的转业季,很多战友即将从战斗多年的营盘里转出来。策划还是自主创业?可能很多人脑子里都画了这个问号。过去人的经验告诉我们,从自主创业到自主创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史良分享了他的酸甜苦辣,罗宏涛给出了最难听的建议。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详细报道——
林瀚摄影韩方摄影
自主创业离自主创业有多远?
这个冬末,在未来的春天,我们将迎来2018年的转业季,很多战友即将从战斗多年的营盘里转出来。
策划还是自主创业?可能很多人脑子里都画了这个问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同志选择了自主择业。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时代、观念、制度、个人的变迁。然而,当我们谈及自主创业时,不妨跟随韩冬冬的笔触进入《不问西问东》中的只是参观,听听2017级自主创业空女军官的声音,喧嚣中显得从容。那么,在开始跳槽的人生选择之前,让我们按下思考键,尝试解开刻在古希腊神庙里的千年谜题:认识你自己。当你回到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的内心,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自主的确是一个美好的词,带着自由的气息和主体的尊严。但是去过的人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从自主创业到自主创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史良分享了他的酸甜苦辣,罗宏涛给出了最难听的建议。
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或许,骄傲也是失落,失落也是收获。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你能承受什么样的代价?自主可能需要自知、自信、自治和自我完善。只有用时间和奋斗作出生命的诗篇,我们才能自在、自由、自足、自得。
-编辑
听从自己的内心,什么都不问。
■2017年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韩冬冬
韩冬冬摄
这个冬天,我刚刚脱下军装,作为北京军转办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高级研修班”第十三期学员,在清华的校园里上课、骑车、拍照、交友。此前,我对“清华大学”这个名字心存敬畏。然后,敬畏变成了爱。于是下课就跑去看电影《什么都不问》,听它讲清华一个世纪的四个小故事,不去想军队改变的生活。
故事一
1923年,北平清华校园里,分数榜前,一个叫吴玲兰的学生一脸不舍。作为一个真正的理科(理工科)学生,他语文和英语满分,物理不及格。
因此,他和校长梅贻琦进行了一次谈话。
“这么有天赋,为什么不学文科?还有要不要学真正的科目?”
“因为最优秀的学生都在学习真正的科目。”
“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我只知道不管以后做什么,在我这个年纪,读书学习都没问题。我不在乎我学什么。我每天都把自己交给书,有一种踏实感。”
“但是,你也忽略了一件事,事实。人们把自己放在忙碌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感。但没有真理,你的青春只有这几天。”
“真理是什么?”
“你所看到的,你所听到的,你所做的,你和谁在一起,都有一种从内心深处溢出的平静和喜悦,没有悔恨和羞愧。你慢慢想,转不转学,都是小事……”
不久之后,泰戈尔访问清华,吴玲兰在人群中聆听伟大领袖的演讲:
“以我所有的真诚,我恳求你不要走错路,不要困惑,不要忘记你的真诚和真理……”
两位大师的“真”、“诚”、“真”,用“实用科学至上”唤醒了这个年轻人,他重新选择了人生。
现在面临跳槽的选择,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是最好的?假以时日,最好的“真题”并不是吴玲兰的最好。其实你的最好,你不必纠结于别人的最好。
故事2
1938年,昆明战争期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吴玲兰教授用日本飞机的轰炸向学生们回忆泰戈尔: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考,我应该怎样度过我的一生?有一天,我碰巧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在讲真实的自己有多重要。那一刻,我从思考生命意义的羞愧中解脱出来…我向你介绍泰戈尔的诗。希望你在未来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活的思考,不要放弃对自己的真实。
吴玲兰对人生的思考和自己的真实,照亮了迷茫中的沈光耀。
沈光耀出生于贵族家庭。在母亲的教诲和泪水中,他弃笔从军,迷茫中。在一次日军轰炸中,沈光耀和吴玲兰相识。他客气地问吴玲兰先生,却说:“胡说!学生没有理由不离开老师!”老师和学生一起拿起了鸽子笼。“能省多少省多少!”吴玲兰边走边说,淡定而淡然。
在教授的启发下,沈光耀听到了心中抗日救国的呐喊。他加入飞虎队,训练时绕道给孤儿院空送吃的。“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正义、无畏和慈悲。”飞行教员的话刻在他心里。他把一生献给了同胞和热土。
也许沈光耀的选择会让你想起多年前走进军营的热血青年。现在回想起来,我相信你从来没有后悔过——所以重新选择,依然坚持自己的感觉,并没有错。
故事三
1962年,北京。陈鹏,李想和王在高中是最好的朋友。两个男生同时默默的爱着一个女生,过着美好又羞涩的生活。宁静的一天被一个叫珍妮的女人打破了。这是一场不平等而不幸的婚姻。学生们心疼老师,匿名给珍妮发了一封警告信。珍妮看穿了作者之一的王。美丽的少女被女性的嫉妒推向了政治斗争的风暴,摧毁了她如花的容颜和青春。
和王一起写匿名信的李湘,一时胆怯,没有站出来和她一起承担,以实现她支援边疆的梦想。他的庆功会和她的批判会同时举行,最后没能解释清楚,说再见。他以为她被杀了,带着无限的遗憾踏上了边疆行医之路。
而陈鹏,一个在云南被飞行员沈光耀空救活的孤儿,一个后来的清华才子,一生都跟着自己的心走,真正的爱着,活着。
当王被批评毁容后,他把她带回自己抚养的孤儿村,托付给村里。一句表白,一个让女孩活下去的理由:“别怕,我是给你垫底的人。”之后,他去戈壁深处开发“蘑菇云”。几年不见,不知从哪里送来的几瓶雪花膏,伴着一束银杏叶,守着爱的信念。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王墓前,对李湘说:逝者已矣,生者如此。李想承受这句话,并认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是勇敢和真实,无论生死。在边疆行医的道路上,他把生命的希望留给了队友。这对幸存的夫妇一生都在教育他们的儿子张:永远发自内心的爱。
李本想逃跑,欠了人情,后来却用生命保全了自己。无论是跳槽时还是跳槽后,都难免在选择上纠结。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无愧于心的勇者,像后来的李湘一样。
故事四
如今,清华大学毕业生张在作弊的职场大战中,坚持着没有露面的上级委托的计划,却因为完全背离了客户的需求而被迫辞职,成了上级的替罪羊。
最让他苦恼的不是辞职,而是客户当初帮助四胞胎的商业计划化为乌有。张本可以配合上级提供证据扳倒上级,但他从父母身上感受到了和李的力量,选择了善良和责任。
张最后的独白让观众相信四胞胎会继续传递这种力量。
在四个故事和四个不同的时间里,每个人都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引,做出选择。
电影结束了,离开了美丽的百年清华,我又进入了真正的清华校园。清华前的荷花池结了厚厚的冰,冻硬了四九天,又一个军转季开始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的焦虑和纠结往往来自于社会的压力,世俗的看法,和别人的比较,却很少有人愿意听从自己的内心。
昨天看到一位自己选择工作的战友的文章《安置还是自主,如何选择必然导致遗憾》:从政安置不一定能升职,自主创业不一定能发财。一句话就断了选择跳槽的纠结的根源。
记得有个战友曾经跟我说过,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国家部委。原因是这样的单位“好看”,回老家也是美谈。他也可能是县领导的客人。我不想过多的去评判这种想法,但是只有我自己的内心才知道,说说背后的生活是否依然美好。
你可能会说,有些人有掌控生活的能力,可以“任性”;但有些人为了生存已经疲惫不堪,又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去倾听自己的心声。其实能力不是天生的。只有前半段努力,后半段才能自由选择。
吴玲兰重新选择了文科,沈光耀上了战场,把爱情托付给了破败的外表,张的职场从零开始。他们每个人都选择重新开始,带着由衷的快乐和平静过下半辈子。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妨静下心来,安定下来。不要被世俗的眼光看着,要听自己内心的真实。希望几年或者几十年后,你会写出下一篇文章——《我永远不会后悔我的选择》。
零心态,攻击性态度
■2001年选择自己工作的退休干部石晓亮。
我是2001年第一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也是集团军唯一选择自主择业的政治干部。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后,虽然经历过失败与成功,有苦有乐,但始终保持着在部队长期培养起来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我的家乡江苏宜兴,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尤其是紫砂文化。另外,我在部队服役期间,有收藏名家书画的爱好,所以选择成立文化艺术沙龙。十几年了,做了一些事情,也有了一些名气。去过20多个城市,在近30所高校做过讲座,和近万名老兵分享过自己的创业经历。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自主创业的一些经历。
第一,方向对了,方式对了,每一寸进步都是进步。
说实话,自主创业有利有弊,但总体弊大于利。转业干部经过多年的部队历练,具有吃苦精神、顽强的意志力和一定的社会阅历。但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人脉不够、风险资本不足等短板。在与自主择业的同志交流的过程中,我感觉他们有的目标很高,但我觉得还是要坚持“量力而行,奋发图强”的开拓原则和“务实、扎实、廉洁”的“三实”作风,这样才能做尽可能多的大事。不管是打工还是开小店,只要能展现自己的能力,都是有意义的。
第二,不要把荣誉扛在肩上,不要讲奉献,把心态归零,卷起袖子努力工作。
进取是一种信念,归零是一种态度。从部队到地方,从干部到个人,两个世界两种情况,不把荣誉和地位归零,处处碰壁。归零后,一定要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发展自己。十多年来,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连续五年,除夕夜不看春晚,就是下定决心常年工作。
第三,当兵几年或者几十年,军人的本色要保持一辈子。
我们士兵最重要的品质是组织纪律性、吃苦耐劳精神和毅力。选择了自己选择的工作,就没有退路。不进则退。另外,诚信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真诚是快乐的源泉。保持军人本色,坚守诚信尤为重要。人,干干净净,不断地寻求真理,就会离自己的心越来越近。
第四,大家在创业的道路上给予帮助,回报社会奉献爱心。
我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都是因为党的好政策和大家的帮助。一旦企业积累了一点财富,我就回报社会。我觉得生活需要关爱,生活需要感动,社会需要温暖。2012年2月,我发起成立宜兴“老兵紫砂部落”,为从事紫砂行业的退役老兵搭建一个全方位的展示和交流平台。近年来,我组织和参与了30多场慈善文化艺术拍卖会,捐款总额超过500万元,全部捐赠给慈善机构、困难家庭、学生和复员军人。
人的一生都在画大大小小的圈圈,而不是高贵低贱。别人往往是看结果,而过程是自己的享受。
(据作者2017年11月朱迅与浙江省团级以上转业干部交流录音)
自主创业的前景
■姜浩
“我老公专业技术硕士,9级2年。他在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他是选择计划分配还是选择自己的工作?”前不久,某论坛一位网友的帖子引起了“老转”们的热议。
“技术干部,建议自主择业!”热心网友“一指一魂”的回答引来一片赞同。
2017年,全国下达军转安置计划8万余项,其中自主择业军转干部3.5万余项,占总数的44.2%,继2016年的2.88万项后再创新高。
那么,自主创业的前景如何?
因为不仅待遇保证更好。
在2004年至2006年的军队编制制度调整改革中,中央首次放宽了军龄中自主择业的年限。当年自主创业的军转干部占安置总人数的25.3%,第二年这一比例降至19.4%,第三年仅为13%,此后6年这一比例徘徊在12.2%-16.5%之间。但在2016年军改元年,这一比例超过了49.6%。
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人认为“自主创业保障提高了”,有人认为“转业干部知识结构优化了,竞争力变强了”,还有人认为“转业干部安置’大年’,地方安置压力大,选择计划分配不如选择自主创业”……
虽然安全感、安置压力等等是影响自主创业选择的因素,但不是全部,其中个人想法也很重要。比如,有人认为选择自主择业的干部年龄普遍在三四十岁以上,知识结构相对老化,与社会脱节时间长,竞争力不强。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一般都处于人生黄金阶段,思想成熟,精力充沛,阅历丰富。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拼出来,一定能成功。
良好的创业环境更重要。
“治疗只是小问题,环境才是大问题。”一位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坦言,“我们很高兴赶上了好时代,国家经济形势保持稳定向好,为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16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4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2017年1月至8月,城镇新增就业974万人。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专门制定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同年7月28日,全国自谋职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创业工作交流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会议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广大自主创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创业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2012年以来,国家指导举办了5期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培训示范班。2016年以来,京津冀地区、长春、吉林、重庆等地开展了“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发展联盟”、“人才交流会”等项目和活动。2016年初,山东省青岛市发布《关于明确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扶持政策的通知》。自主创业的军转干部,可根据条件申请最高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随着地方政府对个体户群体的日益重视,类似的优惠扶持政策也陆续出台。
新常态带来新机遇
为什么自主创业的前景越来越广阔?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国家实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4400多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362万户。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意味着市场对商务型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能不能帮我们推荐几个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2016年底,某企业高层领导找到复员军人部求贤若渴。近年来,一些私营企业对军队专业技术干部和管理人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据相关行业公司预测,未来几年,国内对管理、营销、技术、投资、医疗、设计等高端人才需求旺盛,薪酬将持续上涨。
与十几年前相比,新时期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起点更高,平台更好。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重庆、陕西等地,管理服务部门每年都会组织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推介会,很多企业都来预定人才。与此同时,军转民在新形势下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过去的“抱团取暖”到今天的“合作加强”,这个进入人们视野的创业创新群体在不断壮大。
(原载于《中国老兵》)
不要贸然选择选择自己的职业。
■罗宏涛
网上有很多比较计划安置和自主创业的文章,也有很多同志向我咨询过这个问题。现在的舆论,尤其是一些自媒体,几乎都在一边倒地传播“自己选工作多好”的声音。但不依靠自身条件和周围环境,仅凭道听途说做出重大选择,其实是有风险的。
所以,对于如何在计划安置和自主创业之间选择,我基本上不愿意提建议。在军转部门工作,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和思考角度与普通同志不同。前几天在微信群里发起话题号召:如果用一句话建议不要贸然选择自己的职业,你会说什么?
很多战友都在留言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基于所见所想,从工资收入、就业创业、人生理念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工资收入:如果生活在二线以上城市,是家庭收入的唯一或主要来源,就不要贸然选择自己的工作;如果你们省市的转业干部还是以计划安置为主,不要贸然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如果纯粹通过比较计划安置和自主创业的收益来做决定,不要贸然选择自主创业;如果你的退休养老金和安置地与同职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就不要贸然选择自己的工作。
就业:如果你在部队有追求工作进步的特点,就不要贸然选择自己的工作;如果你在部队做过行政领导甚至主官,就不要贸然选择自己的职业;如果你没有比较明显的通用技能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不要贸然选择选择自己的工作;如果你在这个城市没有太多的人脉,就不要贸然选择自己的职业。
人生理念:如果不打算再就业或创业,就不要贸然选择自己的职业;如果没有明显的个人爱好,就不要贸然选择自己的职业;如果你和家人还看重体制内的光环和地位,就不要贸然选择选择自己的职业;如果你没有一套成熟的“三观”,就不要贸然选择自己的职业。
当然,如果以上十几条你都没被“中枪”,恭喜你,自主创业可能是你最好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跳槽方式,和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是一样的。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符合自主择业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年龄下限基本接近40岁,是人生中最艰苦的阶段。虽然很多人以“不上班就有钱”作为对自主创业的主要评价,但如果你选择不上班,人就会像长期紧绷的橡皮筋一样突然放松下来。一个人最可怕的状态不是努力,而是无所事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情况,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现实,一个个体有个体的差异。人生很多选择,终究要靠自己决定。没有一成不变的环境,也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选择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情况,分析利弊,慎重决定;但是一旦做出了选择,作为一个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一句话:心态好,什么都选;能力强,对一切的选择都很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陈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