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创业经历(马云创业经历简单概括200字)

现在一提到马云,你马上就能想到阿里、淘宝、天猫、支付宝等关键词。

让马云在中国的电子商务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阿里的运营是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

今天的阿里已经是商业巨头,业务触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阿里的成长,中国诞生了一批淘宝卖家,并一直处于网络名人。

和其他公司一样,阿里也是近20年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阿里成立之前,马云是什么样的人?他遇到了哪些挫折?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马云的三段早期创业史。

马云创业经历(马云创业经历简单概括200字)

人生第一次

马云的第一次创业鲜为人知。1992年,28岁的马云创办了海博翻译社。

马云在杭州做英语老师的时候,发现杭州很多外贸公司需要大量的专职和兼职翻译。杭州当时没有,他就办了一个。

马云创业经历(马云创业经历简单概括200字)

和很多第一次创业的人一样,翻译社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赚到钱。为了糊口,马云背着一个麻袋去义乌批发袜子和鲜花。他还做了一年多的医疗销售,用这些销售的收益在翻译社生存。

当时买卖商品的生意不错,于是有人建议马云干脆关掉翻译社。

马云拒绝了这个提议,其他人也不太理解。他说,成立翻译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浪费教师资源,而不仅仅是为了短期赚钱。

后来,经过三年的亏损,海博翻译社终于盈利了。

运营一段时间后,马云交给同事,开始了二次创业。

回顾马云的第一次创业,你会发现:

1.创业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颠覆世界。

2.这次创业奠定了马云对企业管理的认识。当时翻译社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够交房租,马云也搞清楚了成本和收入的概念。

3.除了短期利益,更注重社会需求的长远利益。

二次创业

1995年对马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今年,他在西雅图看到了互联网。

当年8月,美国的网络浏览器网景上市。它前面没有盈利,但是市值达到了71亿元。

马云觉得互联网是这波科技浪潮的重要手段,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于是马上回国再次创业。

这个创业项目大家都很熟悉,叫做“中国黄页”。这个项目主要是收集大量公司的企业信息,方便网友查找公司的各种信息,像一本百科全书。

马云创业经历(马云创业经历简单概括200字)

中国黄页当时就开始和杭州电信局竞争了。后来杭州电信向中国黄页投资140万元,占股70%。

当时中国黄页的注册资金只有5万元,拿这个钱会被认为是抱大腿。

但很快马云发现自己在公司失去了话语权,成了摆设,最后不得不离开公司。

第二次创业,马云意识到:

1.资本只能服务企业,不能控制企业,否则很难成功。正是这段经历,为马云后来掌控阿里巴巴省下了学费。

2.马云表现出了与媒体打交道的天赋,懂得调动媒体资源。这让他成为媒体的焦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后,马云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再次单干

马云的第三次创业是外经贸部商务信息中心。

马云创业经历(马云创业经历简单概括200字)

1997年,马云带领8人团队加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拿到了200万启动资金。一年时间,他完成了外经贸部的各项任务,并迅速获利。

人能这样就很好了。但是马云不喜欢这种实际工作的模式,最后又走了。

这一年,马云35岁。这个年龄是一个男人到达人生巅峰的时候,马云还要继续前进。

新浪的王志东和搜狐的张朝阳相继成立公司,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明星企业。

马云随后去了北京,学习了更先进的电子商务知识,还认识了雅虎的杨致远。

经过三次创业,马云从一个腼腆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马云创业经历(马云创业经历简单概括200字)

人生初期能经历各种失败,是一种幸运。

即使在翻译公司没有利润的情况下,马云仍然尽一切努力来维持它。但在外经贸部形势很好的时候,马云决定坚决离职。

任何苦难都是未来的宝贵财富。马云非常坚定的追求自己的目标,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一心一意往前走,没有杂念。没有这份努力,就没有未来的成就。

不要以为马云此时建立阿里会一帆风顺,后续的困难还在等着他。

成长的很大一部分是接受。接受分道扬镳,孤独沮丧,突然的无力感。

马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不要想着成为下一个马云,要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李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