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医保卡在北京能用吗(外地医保卡在北京门诊能用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着力解决异地就医备案不方便等难点问题,国家医保局、财政部今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
问:目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进展如何?十四五末期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去年以来,各统筹地区在全面实现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实现了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和异地病历跨省整合。全国半数统筹地区已启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跨省定点医疗机构24.67万家,基本实现了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可以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的目标。全国共直接结算3772.21万人次,基金支付2019.76亿元。
根据通知要求,2025年底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支撑作用继续加强,全国异地就医结算能力显著提升。具体来说,一是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70%以上;二是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翻了一番,达到50万左右;三是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性特殊疾病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群众需求大、各地广泛开展的门诊慢性特殊疾病相关治疗费用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四是异地归档病历方便规范;五是基本实现医保线上线下报销可跨省。
问:参保人跨省异地就医如何直接结算?
答:简单来说就是立案、选点、持码卡就医。
第一,先录下来。参保人异地就医前,可通过国家医疗保险服务平台APP、全国异地就医备案程序、国务院客户端程序或保险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程序办理。
二是选点。参保人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后,在备案地开通的所有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均可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在门诊就医时,需要先了解参保地的异地就医规定。参保地要求参保人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选择一定数量或指定级别购药的,按照参保地规定执行。
第三种是拿着编码卡看病。参保人员办理入院登记、出院结算、门诊结算时,需出示医保电子证书或社保卡等有效证件。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为符合医疗场所要求的门(急)诊和住院患者提供合理规范的诊疗和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
问:哪些人可以办理异地病历?
答:实行异地就医备案管理制度,是为了确认参保人身份,区分参保人就医类型,确定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也是为了提前做好医保电子证书或社保卡跨省使用的验证工作,提高跨省直接结算的成功率。同时,医保对外出就医的医务人员实行备案管理,这也是实行国家分级诊疗的要求,引导合理有序就医。
以前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的人只有四种:异地定居的退休人员、长期异地居住的人、异地工作的人、异地转诊的人。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的原因,本通知将异地就医备案人员分为长期跨省异地居住人员和临时跨省外出就医人员两类,并进一步细分为六类人员。其中,跨省常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异地常住人员、异地常住人员和长期在参保省外工作、生活、居住的其他人员;临时出省医务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医务人员、因工作、出差等原因的异地应急救援人员、其他临时出省医务人员。
问: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金支付政策是怎样的?
答:跨省异地直接结算的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的医疗费用,原则上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和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的支付范围),执行参保地规定的支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和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范围等相关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就医场所的目录和保险场所的政策。
例:河北省廊坊市某退休职工于2022年7月1日到北京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慢性病和特殊疾病门诊费用。总费用64.29元,基金支付48.89元。这笔费用由两种药品组成,根据诊疗场所清单的支付范围如下:甲类药品阿卡波糖片32.52元,均符合基金支付范围;B类瑞格列奈片31.77元,其中28.59元符合基金支付范围,3.18元由B类先行垫付。按照就医地的支付范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内的费用为61.11(32.52+28.59)元,乙类一等自付费用为3.18元。根据你参保地的缴费比例,基金支付48.89 (61.11 * 80%)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金熙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