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共享充电宝(搜电充电宝加盟)

小电共享充电宝(搜电充电宝加盟)来源@视觉中国

文|财经学院,作者|陈庆之,编辑|财经学院

新的一年裁员似乎成了互联网公司逃不掉的魔咒。

近日,共享充电宝赛道仅剩的三家头部公司之一的小电科技被曝大量裁员。消息称,本次裁员波及小电技运营、KA、产品等多个部门。,且公司并未承担相应的裁员补偿。另据了解,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底层员工,高层管理人员不受影响。

不到一年前,小电科技曾试图冲击HKEx共享的充电宝第一股,但其上市计划最终在10月底搁浅。事实上,不仅仅是小电科技,包括怪兽充电、珠芒科技在过去的2021年都陷入了亏损、扩张乏力、价格战的泥潭。一时间,关于共享充电宝的争议再次被外界关注。

7年的共享充电宝还算是好生意吗?共享充电宝行业何去何从?

01 变局与亏损

共享充电宝无疑是一个具有刚需属性的行业。

早在2015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充电宝开始出现。然而,这条赛道在当时并不太被看好,连“国民老公”王思聪都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始终是用户最大的焦虑。

因此,经过2017年之前的行业探索期和2019年之前的模式稳定期,2020年整个行业将进入红利期,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市场空将逐步打开。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共享充电市场规模为90亿元,2028年有望增长至1063亿元,2020-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6.2%。

同时,共享充电宝的渗透率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空。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商场、餐饮场景渗透率较高,平均达到60%,而KTV、购物场所、电影院、景区等消费场景渗透率在30%左右。

这样的市场前景背后,是智能手机电池无法突破续航瓶颈的现实。不久前,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后王健林在谈及共享充电宝行业时表示,智能手机用钴酸锂电池有自己的能量密度“天花板”,能量密度空的提升有限,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很难有质的突破。这一现实也决定了共享充电宝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依然可以获得不错的前景。

虽然前景可观,但现实很骨感。

第一个问题还是盈利。在连续五个季度盈利后,共享充电宝第一充电怪兽迎来了首份亏损报告。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充电怪兽营收9.3亿元,同比微增1%,净亏损7944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09亿元。收费怪解释说,由盈转亏的原因是疫情区域性爆发,导致各场景人流量大幅下降。根据预测,2021年第四季度怪兽充电仍不乐观,预计营收8-8.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3亿元下滑约10%-15%。

这样的表现自然引起了资本层面的担忧。上市后8个月内,充电怪兽股价从发行价9.75美元/股缩水至1.2美元/股,缩水88.7%。

陷入盈利困境的不仅仅是充电怪兽,小电科技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21年提交的港股招股书显示,2019年公司仍可盈利1.37亿元,但2020年将亏损1.04亿元。预计2021年的情况依然难以改善。

但相比于充电怪、小店科技、珠芒科技的亏损,美团的共享充电业务开始直接撤退。2021年7月,有消息称,美团共享充电宝负责人离职,该部门多位BD已调任美团优选。美团充电宝正在放弃自营阵地,交由代理商运营,包括津、渝、杭、Xi、哈尔滨、长春、长沙等33个城市。

这与美团2020年重启共享充电宝业务时的野心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巨头,美团的入驻一度被视为对“三电一兽”稳定格局的降维打击。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美团充电宝业务的营收、设备量、订单量在全行业占比分别仅为3.0%、8.0%、8.6%。

也就是说,从2020年到现在,共享充电宝赛道的格局进一步演变,从原来的“四电一团一兽”的格局演变为“小竹兽”,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这一趋势也得到了业内第三方机构数据的支持。根据艾瑞咨询的行业报告,就2020年的市场格局而言,行业前四名参与者的年收入总和占全行业总收入的83.2%。“2020年,怪兽充电以34.4%的市场份额位居共享充电行业第一,是中国最大的共享充电宝运营商”。

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头部阵营的地位已经逐渐稳固,但为什么仍然难以盈利?

02 赛道模式之困

在共享充电宝玩家的想法中,经过前期的设备和场地投入,玩家只需要躺着收租就可以了。其实各厂商在布局上也是遵循这个思路。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业务核心一直是依靠共享充电宝的租金收入。以怪兽和小店为例,这部分收入占比超过90%。

另一方面,共享充电宝玩家“租女人”式的竞争壁垒不高也是事实。大多数人认为,企业只要获得合作商户的优势,就可以通过规模优势碾压对手,实现盈利。所以美团重新入局,会被看做是对老玩家的降维打击。

据沙利文与投宝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格局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排名前三的商家分别是珠芒科技、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到了9月,珠芒科技透露自己已经成为第一个商户超过100万的行业玩家。此外,怪兽充电最新财报显示,9月底达到82万;根据小度招股书,2020年底,将有71万积分。

与此同时,共享充电宝的租赁价格也有所上涨。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行业平均租金分别为1元/小时和1元/小时。2020年价格再次翻倍,达到4元/小时。到2021年,5-6元的时租不再罕见。甚至,共享充电宝在热门景点、酒吧等场合价格可达10元/小时,网友称其“比特斯拉充电还贵”。

但是,一个悖论出现了——即使规模和单价提高了,玩家还是在亏损,甚至由盈转亏。原因是共享充电宝玩家之前认可的商业模式存在先天不足。

一般来说,共享充电宝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用户和营收,必须更贴近用户的使用场景,包括商场、商户、餐厅等。铺设这些点时,它必须支付入场费和份额。但是,优质商家的资源最终是有限的,为了打败对手,玩家不得不通过竞争来增加分成费用。在这个过程中,共享充电宝玩家始终扮演着弱者的角色,话语权不强。

以怪物充电为例。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怪兽充电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为8.14亿元,占当季营收的87.53%,同比增长23.8%。Monster解释说,收费主要是为了促进网络合作伙伴激励费用的增加,这是由于POI覆盖范围扩大,人员相关费用增加造成的。

但即便如此,怪物充电点的数量并没有大幅增加。从运营数据来看,截至第三季度末,怪兽充电全国有82万poi(积分),在线共享充电宝580万个,较第二季度末略有下降。

这其实反映了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陷入了模式问题,逃脱不了被“挟持”的命运。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头部玩家竞争激烈,重复落点严重。有些商家甚至同时拥有两三个品牌的充电宝,但充电宝的出租率普遍不高,直接导致行业内“增不增收”的局面,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共享充电宝玩家却无力改变。

第二,高价值点已经基本开发完毕。为了争取优质积分,一些企业甚至采取“自杀”的高分成手段。在直销模式下,“共享充电宝企业有时会主动为商家提高分成比例,防止被其他企业抢走。”“一两年前,商家的佣金大概是50%-70%,现在一般是70%-90%。更有甚者,出现了品牌把利润100%给商家的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分成“价格战”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目前,共享充电宝企业除了涨价和店铺选址这两种方式外,并没有其他有效的增加利润的手段,这也是外界普遍不看好共享充电宝玩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糟糕的是,在玩家都在通过加价来追求利润的情况下,用户的体验并没有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小电科技的投诉量达到了18366,怪兽充电的投诉量达到了10324。最近投诉的绝大多数都与“借得容易还不上”有关。有的用户还了充电宝还在充电,过了一两天,甚至一两个月才通知扣费,最高99元。

与此同时,行业无节制的涨价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2021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共享消费”领域行政指导会。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共享充电宝品牌的经营主体参与其中。会议严肃指出,当前“共享消费”行业普遍存在定价规则不明确、价格不规范等不正当行为,需要企业增强合规意识,规范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规模扩张受阻,涨价被监管部门约谈。共享充电宝玩家现在唯一拥有的就是“劳动人民”的标签。根据博科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8年和2019年,国内共享充电宝用户平均租赁时长分别为2.3和2.1小时,总租赁时长分别为13.9和15.6亿次。两年的总租借时间约为32亿小时;然而,经过两次涨价,2020年,共享充电宝用户的租赁时间和数量大幅下降,分别为1.3小时和16.2亿次,总租赁时间降至21.5亿小时。

也就是说,由于租金上涨,2020年共享充电宝总租金高达86亿元,远高于2018年和2019年的32亿元和64亿元。看似共享充电宝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其实多收的钱都进了商家的腰包,尤其是2021年。

而且可以明显看到,由于物价上涨,用户的使用时间、使用频率等指标要么下降,要么增速放缓。涨价的副作用已经伤害了行业的基本面,即使不被监管部门约谈,这种势头也很难持久。

03 苦寻出路

当然,逃避亏损是企业经营的基本素养。

为了减少亏损甚至盈利,小竹兽们也表现出了自己足够努力的一面。自诞生7年以来,共享充电宝公司已经在一二线城市进行了多轮鏖战。要获得更多的可能性,进入下沉市场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为了下沉市场,相对于一二线城市的直营模式,业内开始关注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更依赖一线工作人员的商户资源,竞争更低,但也更激烈。可以快速增加积分和装备密度,实现资金快速回笼,但也会降低品牌的控制力。

总体利大于弊。玩家有什么理由拒绝?因此,2021年,各大共享充电宝公司开始发展代理模式。竹芒科技深耕三线及以下城市搜索力优势下沉市场;怪兽充电通过“直营+代理”模式促进业务下沉;美团收缩直营,转为代理模式,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渗透;小额直销模式占主导地位,代理模式将于2021年7月上线。

业内普遍认为,代理模式凭借疫情后的现金流和成本控制优势,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现在,代理模式已经成为头部玩家的竞争优势之一。这种改变自然有扩大积分竞争力的考虑,但同时也有将资金压力转嫁给代理商的想法。

特工们显然不想成为接应者。某三线城市代理商表示,现在加入游戏就是赔钱。“每天都有经纪人跑路,没人愿意当冤大头。”

眼看主营业务盈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共享充电宝的分红窗口逐渐关闭,赛道玩家不得不开始探索新的盈利点。凭借积分优势,玩家首先布局广告业务,但现实依然残酷。怪兽充电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广告业务收入为720万元,占营收的比例不到1%。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在同一点上与竞争对手反复纠缠,玩家开始开发独占合作。2020年11月,怪兽充电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达成数年战略联盟协议;2021年6月,怪兽充电与肯德基达成独家合作,覆盖肯德基3000多家门店;2021年9月,怪兽充电中标北京环球影城共享充电宝合作伙伴项目。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共享充电宝企业在与一般商家的合作中,仍然处于弱势,大部分利润被商家的高分成吃掉。与更有实力的肯德基、迪士尼合作,企业空的利润肯定会更有限。事实上,怪兽充电2021年三季报利润大幅下降或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不仅如此,怪兽充电的独家合作模式在用户体验上也存在瑕疵,尤其是在与独家合作伙伴的定制合作上。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一位用户在肯德基用怪兽充电后投诉:“在肯德基使用用V金兑换的优惠券后没有扣款。联系客服后,各种理由还是没用,最后还是扣了钱。”直指其虚假宣传。

既然主业盈利困难,那就创造公司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2021年初,怪兽充电推出白酒品牌“欢欢”及一系列国货新品。然而,开欢天猫旗舰店销量最高的礼盒也只卖了40件,一半以上的产品每月销量不到20件;芒在部分地区试点了口罩机、无人零售、AED体外除颤器等智能硬件产品,未来三年将打造至少三款智能硬件产品;小店科技在招股书中透露,计划向B提供数字营销服务,挖掘合作商家的潜力。

现在用户需要充电宝的时候,服务的可用性才是核心诉求。至于品牌和价格,没那么重要。这也直接导致玩家为了获得积分优势而开始价格战。在车型、优势、资金实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玩家很难在短时间内决定胜负,所以会纷纷看“第二曲线”。这无疑是一种无奈和不自信。

然而,这种情况还远远没有结束。小电科技的裁员,可能是行业另一种格局的开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张原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